暨南大学澳门学生管理特殊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1. 书面问卷法 | 第10页 |
| 2. 统计分析法 | 第10页 |
| 3. 文献法 | 第10-11页 |
| 四. 主要创新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暨南大学澳门学生特点调研分析 | 第12-31页 |
| 一. 价值观念 | 第12-17页 |
| 1. 个人价值观 | 第12-13页 |
| 2. 道德价值观 | 第13-15页 |
| 3. 职业价值观 | 第15-16页 |
| 4. 集体主义观 | 第16-17页 |
| 二. 行为模式 | 第17-21页 |
| 1. 生活模式 | 第17-20页 |
| ·时间掌握应用 | 第18-19页 |
| ·生活行为习惯 | 第19-20页 |
| 2. 消费模式 | 第20-21页 |
| ·消费行为 | 第20-21页 |
| ·消费内容 | 第21页 |
| 三. 学习特点 | 第21-31页 |
| 1. 学习态度 | 第21-23页 |
| 2. 学习动机 | 第23页 |
| 3. 学习适应 | 第23-24页 |
| 4. 学习情况 | 第24-26页 |
| ·课堂逃旷课率 | 第24-26页 |
| ·考试成绩状况 | 第26页 |
| 5. 导师制 | 第26-31页 |
| ·实行导师制及有利因素 | 第26-28页 |
| ·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 ·师生比例大,难以沟通 | 第28-29页 |
| ·学生对导师制度缺乏认识 | 第29页 |
| ·导师制的评价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暨南大学澳门学生管理的特殊性 | 第31-46页 |
| 一. 学生生活背景特殊性 | 第31-32页 |
| 1. 多元文化 | 第31页 |
| 2. 多种语言 | 第31页 |
| 3. 教学制度 | 第31-32页 |
| ·授课教材 | 第31-32页 |
| ·课程衔接 | 第32页 |
| 二. 学生管理特殊性 | 第32-34页 |
| 1. 学生行为管理 | 第32-33页 |
| ·学校规章制度 | 第32-33页 |
| ·学生行为守则 | 第33页 |
| 2. 学生组织管理 | 第33-34页 |
| ·学生会组织与管理 | 第34页 |
| 三. 教学管理特殊性 | 第34-46页 |
| 1. 课程设置 | 第34-36页 |
| ·课程设置目的 | 第34-35页 |
| ·增设新课程 | 第35-36页 |
| ·开设基础课 | 第36页 |
| ·专业与课程设置相符 | 第36页 |
| 2. 选课制度 | 第36-41页 |
| ·学生选课心态 | 第37-38页 |
| ·选课存在问题 | 第38-41页 |
| ·自由选修学分有限 | 第38-40页 |
| ·可供选择科目较少 | 第40-41页 |
| ·所修学科数量较多 | 第41页 |
| 3. 教学方法 | 第41-43页 |
| 4. 学生测评 | 第43-46页 |
| ·综合测评项目的影响 | 第43-45页 |
| ·综合测评与激励关系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暨南大学澳门学生管理改进措施 | 第46-58页 |
| 一. 指导思想 | 第46-48页 |
| 二. 招生办法 | 第48-49页 |
| 三. 管理制度 | 第49-50页 |
| 四. 实践教学 | 第50-52页 |
| 五. 澳门毕业生就业状况 | 第52-58页 |
| 1. 澳门毕业生问卷分析 | 第52-56页 |
| ·专业知识应用分析 | 第52-53页 |
| ·工作环境分析 | 第53-54页 |
| ·语言优势分析 | 第54页 |
| ·大学教育背景分析 | 第54-56页 |
| 2. 几点启示 | 第56-58页 |
| ·专业课程应与时俱进 | 第56页 |
| ·多与社会机构合作与交流 | 第56-57页 |
| ·聘请国外英语老师授课 | 第57-58页 |
| 注释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 附件1 | 第60-64页 |
| 附件2 | 第64-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