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制度的比较法研究
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夫妻财产制的基础理论 | 第11-25页 |
一、夫妻财产制的内涵 | 第11-16页 |
(一) 夫妻财产制的概念 | 第11页 |
(二) 夫妻财产制的特征 | 第11-12页 |
(三) 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类型 | 第12-16页 |
二、夫妻财产制的价值 | 第16-20页 |
(一) 夫妻财产制的价值取向 | 第16-17页 |
(二) 夫妻财产制的适用原则 | 第17-20页 |
三、夫妻财产制的渊源 | 第20-25页 |
(一) 罗马法中的夫妻财产制 | 第20-21页 |
(二) 近现代国家的夫妻财产制 | 第21-25页 |
第二部分: 中国与法国、德国夫妻财产制度的比较 | 第25-48页 |
一、我国和法国、德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概况 | 第25-35页 |
(一) 我国的夫妻财产制 | 第25-26页 |
(二) 法国的夫妻财产制 | 第26-31页 |
(三) 德国的夫妻财产制 | 第31-35页 |
二、我国与法国、德国夫妻财产制的比较 | 第35-48页 |
(一) 夫妻财产制逻辑结构之比较 | 第35-37页 |
(二) 法定财产制之比较 | 第37-40页 |
(三) 个人特有财产制之比较 | 第40-42页 |
(四) 约定财产制之比较 | 第42-48页 |
第三部分: 我国夫妻财产制度之完善 | 第48-64页 |
一、夫妻财产制逻辑结构 | 第48-49页 |
(一) 夫妻财产制在民事法典中的定位 | 第48页 |
(二) 夫妻财产制的内部构架 | 第48页 |
(三) 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的关系 | 第48-49页 |
二、法定财产制 | 第49-52页 |
(一) 立法的制度化、系统化 | 第49页 |
(二) 夫妻对共同财产的权利内容 | 第49-50页 |
(三) 法定财产制的终止事由 | 第50-51页 |
(四)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 第51页 |
(五) 夫妻财产的补偿 | 第51-52页 |
三、个人特有财产制 | 第52-56页 |
(一) 个人特有财产孽息的权属 | 第52-53页 |
(二) 个人特有财产添附的权属 | 第53-54页 |
(三) 夫妻对个人特有财产的权利 | 第54页 |
(四) 个人特有财产制下的财产责任 | 第54-55页 |
(五) 对个人特有财产的补偿请求权 | 第55-56页 |
四、约定财产制 | 第56-60页 |
(一) 夫妻财产契约的一般规定 | 第56-58页 |
(二) 采列举式规定约定财产契约的类型 | 第58-59页 |
(三) 财产契约的具体内容 | 第59-60页 |
五、非常财产制 | 第60-64页 |
(一) 我国设立非常财产制的必要性 | 第60-62页 |
(二) 我国设立非常财产制的立法设想 | 第62-64页 |
结束语 | 第64-65页 |
参考书目 | 第65-67页 |
后记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