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5页 |
| ·氮循环概述 | 第14-16页 |
| ·氮元素存在形态 | 第14页 |
| ·氮循环与微生物 | 第14-16页 |
| ·反硝化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16-19页 |
| ·反硝化微生物参与氮循环 | 第16页 |
| ·反硝化微生物种类 | 第16-17页 |
| ·反硝化功能基因 | 第17-18页 |
| ·反硝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油藏微生物与氮循环 | 第19-25页 |
| ·微生物采油技术 | 第19-20页 |
| ·油藏分子生态学研究 | 第20-22页 |
| ·油藏微生物氮循环功能基因的研究 | 第22-23页 |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 ·实验技术路线图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胜利油田采出液反硝化细菌nosZ基因文库的建立 | 第25-45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材料与实验方法 | 第25-37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 ·主要试剂(试剂盒)及溶液配制 | 第25-29页 |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及主要操作步骤 | 第30-37页 |
| ·结果 | 第37-42页 |
| ·胜利油田采出液宏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7-38页 |
| ·nosZ基因文库筛库PCR部分结果 | 第38-39页 |
| ·nosZ基因文库RFLP酶切分析部分结果 | 第39-40页 |
| ·文库丰度分析结果 | 第40-41页 |
| ·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 | 第41-42页 |
| ·讨论 | 第42-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三章 胜利油田环境因子分析实验 | 第45-54页 |
| ·前言 | 第45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5-47页 |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 ·实验仪器设备及分析软件 | 第45-46页 |
| ·实验方法及主要操作步骤 | 第46-4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3页 |
| ·油井各环境因子测试结果 | 第47-48页 |
| ·油井各环境因子聚类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胜利油田采出液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及分子生态学分析 | 第54-70页 |
| ·引言 | 第54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4-57页 |
| ·分析所用软件及数据来源 | 第54-55页 |
| ·Nos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建立方法 | 第55-56页 |
| ·Nos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56页 |
| ·基因文库UniFrac聚类分析及PCoA分析 | 第56页 |
| ·典型对应分析 | 第56-57页 |
| ·胜利油田油藏反硝化细菌nosZ基因分子生态学分析 | 第57页 |
| ·结果 | 第57-65页 |
| ·Nos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 | 第57-59页 |
| ·Nos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具体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 ·UniFrac聚类分析与PCoA分析结果 | 第61-63页 |
| ·CCA分析结果 | 第63-65页 |
| ·讨论 | 第65-68页 |
| ·油藏反硝化细菌Nos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65-67页 |
| ·结合环境聚类的UniFrac多元分析 | 第67页 |
| ·CCA分析结果讨论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70页 |
| 第五章 总结 | 第70-72页 |
| ·胜利油田采出液NosZ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 | 第70页 |
| ·胜利油田油藏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学分析 | 第70页 |
| ·探讨与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84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 附录B 胜利油田采出液nosZ基因及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汇总 | 第85-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