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 ·双生病毒基本概况 | 第11-17页 |
| ·双生病毒结构特征 | 第11页 |
| ·双生病毒分类 | 第11-17页 |
| ·双生病毒的进化 | 第17-18页 |
| ·生病毒的变异 | 第18-20页 |
| ·重组 | 第18-20页 |
| ·突变 | 第20页 |
| ·双生病毒与卫星分子的相互关系 | 第20-22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32页 |
| ·材料 | 第24页 |
| ·病毒来源 | 第24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4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24页 |
| ·方法 | 第24-32页 |
| ·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24-25页 |
| ·PCR扩增 | 第25-27页 |
| ·RCA扩增 | 第27-28页 |
| ·纯化及胶回收 | 第28页 |
| ·DNA克隆 | 第28-30页 |
| ·序列测定和分析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云南分离物系统进化及变异 | 第32-5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7页 |
| ·样品来源 | 第32-33页 |
| ·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33页 |
| ·序列扩增、克隆、测序 | 第33页 |
| ·序列分析 | 第33-3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7-50页 |
| ·TYLCCNV不同分离物DNA-A全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37-40页 |
| ·TYLCCNV不同分离物DNA-A及基因间隔区相似性比较 | 第40-41页 |
| ·TYLCCNV不同分离物DNA-A编码蛋白同源性比较 | 第41页 |
| ·TYLCCNV不同分离物的系统进化关系 | 第41-47页 |
| ·TYLCCNV不同分离物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47页 |
| ·TYLCCNV重组变异分析 | 第47-50页 |
| ·讨论 | 第50-52页 |
| 第四章 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云南分离物系统进化及变异 | 第52-6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4页 |
| ·样品来源 | 第52-53页 |
| ·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53页 |
| ·序列扩增、克隆、测序 | 第53页 |
| ·序列分析 | 第53-54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9页 |
| ·PaLCuCNV不同分离物DNA-A全基因组结构特征 | 第54-56页 |
| ·PaLCuCNV不同分离物的系统进化关系 | 第56-57页 |
| ·PaLCuCNV不同分离物核苷酸多态性分析 | 第57-58页 |
| ·PaLCuCNV不同分离物的重组分析 | 第58-59页 |
| ·讨论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云南粉虱传双生病毒与其卫星分子的共进化 | 第61-6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1-62页 |
| ·样品来源 | 第61页 |
| ·植物总DNA的提取 | 第61-62页 |
| ·序列扩增、克隆、测序 | 第62页 |
| ·序列分析 | 第6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2-66页 |
| ·WTGs的分子鉴定及分析 | 第62-63页 |
| ·DNA-A及DNAβ分子相似性比较 | 第63-64页 |
| ·DNAβ分子与其辅助病毒的共进化关系 | 第64-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全文小结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7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77-78页 |
| 附录B 常用试剂和仪器 | 第78-79页 |
| 附录C 常用缓冲液和培养基配方 | 第79-81页 |
| 附录D 本论文所用重要缩写词及中文对照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