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铝电解生产工艺研究
第1章: 前言 | 第1-13页 |
·铝电解工业生产的现状 | 第9-11页 |
·低温铝电解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11-13页 |
第2章: 铝电解生产工艺简介 | 第13-25页 |
·铝电解生产工艺机理 | 第13-15页 |
·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质体系 | 第13-14页 |
·铝电解生产工艺机理 | 第14-15页 |
·铝电解生产工艺流程 | 第15-16页 |
·铝电解工业生产过程 | 第16-18页 |
·铝电解槽的焙烧期 | 第16-17页 |
·铝电解槽的启动期 | 第17页 |
·铝电解槽的正常生产期 | 第17-18页 |
·铝电解生产工艺参数 | 第18-22页 |
·系列电流强度 | 第18页 |
·槽电压 | 第18页 |
·极距 | 第18-19页 |
·电解温度 | 第19页 |
·电解质成分 | 第19-20页 |
·电解质水平和铝液水平 | 第20-21页 |
·阳极效应系数 | 第21-22页 |
·铝电解的电流效率 | 第22-23页 |
·铝电解的能量平衡 | 第23-25页 |
第3章: 低温铝电解生产工艺研究 | 第25-48页 |
·概述 | 第25页 |
·低温电解质的分类 | 第25-26页 |
·轻电解质 | 第25页 |
·重电解质 | 第25-26页 |
·含有悬浮氧化铝的电解质 | 第26页 |
·低温铝电解质的选择 | 第26-27页 |
·低温工艺技术条件的选择与控制 | 第27-48页 |
·摩尔比的选择与调整 | 第27-33页 |
·摩尔比的测定 | 第27-28页 |
·摩尔比与过剩氟化铝浓度(%)的关系 | 第28-29页 |
·摩尔比与电流效率(%) 的关系 | 第29-31页 |
·摩尔比与电解温度(K)的关系 | 第31-32页 |
·摩尔比的调整 | 第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电解温度的控制 | 第33-41页 |
·电解温度的测量 | 第33页 |
·电解温度(K)与电流效率(%)的关系 | 第33-35页 |
·初晶温度(K)与过剩氟化铝(%)的关系 | 第35-37页 |
·初晶温度(K)与电流效率(%)的关系 | 第37-39页 |
·过热度(K)与电流效率(%)的关系 | 第39-40页 |
·电解质碳渣含量(%)与过热度(K)的关系 | 第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氧化铝浓度(%)的控制 | 第41-48页 |
·氧化铝浓度的测定 | 第41-42页 |
·氧化铝浓度(%)与电流效率(%)的关系 | 第42-43页 |
·氧化铝浓度(%)与槽电阻的关系 | 第43-45页 |
·氧化铝浓度(%)与阳极效应的关系 | 第45-46页 |
·氧化铝浓度的智能模糊控制 | 第46页 |
·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低温铝电解生产工艺实践分析 | 第48-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