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毛泽东的人民观的理论来源 | 第11-16页 |
(一)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 | 第11-13页 |
(二)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 | 第13-14页 |
(三)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 第14-16页 |
二、毛泽东的人民观的基本内容 | 第16-33页 |
(一) 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 | 第16-19页 |
(二) 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基本立场 | 第19-24页 |
(三)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 | 第24-28页 |
(四)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 第28-33页 |
三、毛泽东的人民观的特点 | 第33-37页 |
(一) 坚定的阶级性 | 第33-34页 |
(二) 鲜明的时代性 | 第34-35页 |
(三) 理论的系统性 | 第35-37页 |
四、毛泽东的人民观的意义 | 第37-42页 |
(一) 坚持社会主义和反对腐败,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第37-38页 |
(二) 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始终保持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 第38-39页 |
(三)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时期“人民”的内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第39-40页 |
(四)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范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