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工时”游戏--对深圳两家工厂加班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32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9-21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田野介绍 | 第21-32页 |
第二章 丽颜制药:对加班的诉求 | 第32-67页 |
第一节 成为丽颜工人 | 第32-49页 |
第二节 工作在流水线 | 第49-58页 |
第三节 劳动时间与加班 | 第58-6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65-67页 |
第三章 达升电子:12小时的共识 | 第67-85页 |
第一节 用工制度与离职困境 | 第67-72页 |
第二节 车间工作 | 第72-79页 |
第三节 12小时的认同 | 第79-8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82-85页 |
第四章 “赶工时”游戏 | 第85-108页 |
第一节 工资构成与低底薪处境 | 第86-91页 |
第二节 《劳动法》下的“赶工时游戏” | 第91-99页 |
第三节 游戏的社会文化因素 | 第99-107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流动与游戏的重建 | 第108-115页 |
第一节 脆弱的游戏 | 第108-112页 |
第二节 游戏的重建 | 第112-114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15-127页 |
第一节 “非常住状态” | 第115-120页 |
第二节 中国式“赶工时游戏” | 第120-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2页 |
附录 | 第132-142页 |
致谢 | 第142-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