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8页 |
第一章 建构与对话:《现代》杂志的景观世界 | 第18-41页 |
一、杂志文本视阈中的《现代》 | 第19-28页 |
二、读者意识:建构《现代》景观世界的路径 | 第28-33页 |
三、《现代》杂志的文学景观 | 第33-41页 |
第二章 兼收并蓄:《现代》杂志文学趣味的生成经验 | 第41-53页 |
一、冯雪峰:《现代》杂志派左翼视野的媒介 | 第41-46页 |
二、学说而非信仰: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输入 | 第46-49页 |
三、商业操作:杜衡、张静庐与《现代》 | 第49-53页 |
第三章 独立风景:《现代》杂志的诗人群 | 第53-70页 |
一、《现代》杂志诗人群与创作数量 | 第53-55页 |
二、施蛰存与意象诗歌 | 第55-60页 |
三、戴望舒与《现代》杂志诗歌意象类型 | 第60-70页 |
第四章 现代经典:《现代》的翻译 | 第70-95页 |
一、上海先锋:《现代》杂志的译介特点 | 第70-80页 |
(一) 现代风范:倾向对外国小说的译介 | 第70-74页 |
(二) 阅读现代情绪:与世界文学潮流同步 | 第74-76页 |
(三) 现代经典:《美国文学专号》 | 第76-80页 |
二、触摸现代感觉:《现代》杂志翻译群体的个性化译介 | 第80-95页 |
(一) 英美现代诗歌:施蛰存的译介重点 | 第81-84页 |
(二) 文学性:戴望舒的译介风格 | 第84-88页 |
(三) 法国小说:李青崖的译介方向 | 第88-89页 |
(四) 时尚性;高明对日本小说的译介 | 第89-95页 |
第五章 先锋策略:《现代》杂志的广告 | 第95-109页 |
一、现代书局的品牌意识 | 第95-98页 |
二、《现代》杂志的广告宣传策略 | 第98-103页 |
(一) 重复宣传 | 第98-100页 |
(二) 热点炒做 | 第100-101页 |
(三) 名人效用 | 第101-102页 |
(四) 交叉宣传 | 第102-103页 |
三、精彩商业手法:广告文案分析 | 第103-109页 |
第六章 历史之内与历史之外:对《现代》派小说创作的思考 | 第109-128页 |
一、题引:批评的立场 | 第109-113页 |
二、游离与叛逃:《现代》派小说本体论意识 | 第113-118页 |
三、歧路先锋:形式的偏执 | 第118-122页 |
四、创作的支点:作家普遍性经验与个人表达 | 第122-128页 |
结语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3页 |
后记 | 第133-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