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石油中转基地规划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论文提出的背景 | 第7页 |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 | 第7-9页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4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9-10页 |
第2章 建设沿海石油中转基地的战略意义 | 第10-23页 |
2.1 我国石油供应和需求的现状 | 第10-12页 |
2.1.1 我国的原油供需现状 | 第10-11页 |
2.1.2 我国石油成品油供需现状 | 第11-12页 |
2.2 我国石油消费需求量预测 | 第12-21页 |
2.2.1 灰色系统方法简介 | 第12页 |
2.2.2 我国石油需求量的灰色理论预测模型 | 第12-20页 |
2.2.3 模型预测 | 第20-21页 |
2.3 建设沿海石油中转基地的战略意义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沿海地区石油中转基地现状 | 第23-29页 |
3.1 我国的主要石油加工地和消费地 | 第23-24页 |
3.2 沿海石油中转基地分布及规模 | 第24-26页 |
3.3 沿海石油中转基地的转运方式及服务区域 | 第26-27页 |
3.4 原油运输路线分析 | 第27-29页 |
3.4.1 国内原油运输路线 | 第27-28页 |
3.4.2 进口原油运输路线 | 第28-29页 |
第4章 舟山石油中转基地营运状况分析 | 第29-39页 |
4.1 舟山港的区位优势分析 | 第29-31页 |
4.2 舟山石油中转基地的 SWOT分析 | 第31-36页 |
4.2.1 外部环境 | 第31-33页 |
4.2.2 内部环境 | 第33-36页 |
4.3 舟山中转石油的构成、来源和主要去向 | 第36-39页 |
第5章 舟山石油中转基地的规划研究 | 第39-65页 |
5.1 舟山石油中转基地的中转量预测 | 第39-45页 |
5.2 到港油轮船型预测 | 第45页 |
5.3 中转基地油库布局与建设规模 | 第45-61页 |
5.3.1 舟山港区分工和岸线利用现状 | 第46-47页 |
5.3.2 预选库址的基本情况 | 第47-49页 |
5.3.3 预选库址评价 | 第49-55页 |
5.3.4 油库、码头建设规划 | 第55-61页 |
5.4 中转基地储油方式选择 | 第61-62页 |
5.5 中转基地配套设施规划 | 第62-63页 |
5.5.1 集疏运规划 | 第62页 |
5.5.2 供电规划 | 第62-63页 |
5.5.3 给排水及消防规划 | 第63页 |
5.5.4 通信系统规划 | 第63页 |
5.6 中转基地的环境保护规划 | 第63-65页 |
5.6.1 石油中转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 第64页 |
5.6.2 水环境污染保护措施 | 第64页 |
5.6.3 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 | 第64-65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5-68页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6.2 建议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