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31页 |
§1.1 引言 | 第9-12页 |
§1.2 脑磁图研究概况 | 第12-25页 |
§1.3 脑磁图的医学应用 | 第25-29页 |
§1.4 本论文的思路和主要工作 | 第29-31页 |
第2章 脑磁产生的神经生理学基础 | 第31-37页 |
§2.1 大脑的组成 | 第31页 |
§2.2 脑神经 | 第31-33页 |
§2.3 离子动力学过程 | 第33页 |
§2.4 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S, PSP) | 第33-34页 |
§2.5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S) | 第34-35页 |
§2.6 人脑结构及功能区 | 第35-37页 |
第3章 脑磁正问题基本电磁理论 | 第37-54页 |
§3.1 脑磁正问题的解析解 | 第37-44页 |
§3.2 球模型下脑磁正问题的解 | 第44-47页 |
§3.3 真实头模型下的正向计算 | 第47-51页 |
§3.4 基于时空数据的矩阵表示 | 第51-54页 |
第4章 脑磁逆问题 | 第54-64页 |
§4.1 重建方法 | 第54-58页 |
§4.1.1 最小范数解(Minimum Norm Solution, MNS) | 第54-55页 |
§4.1.2 加权最小范数解(Weighted Minimum Norm Solution, WMNS) | 第55-57页 |
§4.1.3 最大熵方法(Maximum Entropy Method, MEM) | 第57-58页 |
§4.2 偶极子定位法 | 第58-64页 |
§4.2.1 构造目标函数 | 第58-59页 |
§4.2.2 优化方法 | 第59-62页 |
§4.2.3 MEG-MUSIC算法 | 第62-64页 |
第5章 根据对易理论求解脑磁图引导场 | 第64-78页 |
§5.1 引言 | 第64-65页 |
§5.2 理论导出 | 第65-67页 |
§5.3 引导场方程的数值解 | 第67-69页 |
§5.4 模拟结果与讨论 | 第69-73页 |
§5.4.1 所需存储空间 | 第70-71页 |
§5.4.2 计算精度比较 | 第71页 |
·计算精度比较 | 第71-73页 |
§5.5 网格法 | 第73-76页 |
§5.5.1 方法介绍 | 第73-75页 |
§5.5.2 计算结果 | 第75-7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6章 利用结合局域优化的遗传算法求解脑磁逆问题 | 第78-97页 |
§6.1.遗传算法 | 第78-88页 |
§6.1.1 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80-87页 |
§6.1.2 遗传算法的特点 | 第87-88页 |
§6.2 结合局域优化的遗传算法 | 第88-93页 |
§6.2.1 对于瞬时脑磁的仿真 | 第89-91页 |
§6.2.2 基于时空数据的仿真计算 | 第91-93页 |
§6.3 一种决定偶极子最佳指向与瞬时行为的迭代法方法 | 第93-96页 |
§6.3.1 方法 | 第93-95页 |
§6.3.2 结果和讨论 | 第95-9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7章 利用混合头模型求解脑磁逆问题 | 第97-113页 |
§7.1 引言 | 第97-98页 |
§7.2 混合模型 | 第98-102页 |
§7.3 LDA中的快速算法 | 第102-108页 |
§7.4 偶极子源定位 | 第108-112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8章 多重信号分类方法在脑磁图中的应用 | 第113-122页 |
§8.1 引言 | 第113-114页 |
§8.2 算法 | 第114-117页 |
§8.3 仿真计算与讨论 | 第117-121页 |
§8.4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1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