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研究

1. 导论第1-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1.2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第10-11页
 1.3 研究动态综述第11-13页
 1.4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3-14页
  1.4.1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1.4.2 研究的目的第14页
 1.5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第14-15页
 1.6 研究方法第15页
2. 理论借鉴第15-21页
 2.1 合作经济理论第15-18页
  2.1.1 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第15-17页
  2.1.2 西方合作经济理论第17-18页
 2.2 组织理论第18-20页
 2.3 制度创新理论第20-21页
3. 国外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的借鉴第21-26页
 3.1 西班牙蒙德拉贡合作经济组织模式第21-23页
  3.1.1 组织制度及运行机制第21-23页
  3.1.2 启示第23页
 3.2 北美“新一代合作社”组织模式第23-25页
  3.2.1 组织制度及运行机制第23-24页
  3.2.2 启示第24-25页
 3.3 日本农协的组织模式第25-26页
  3.1.1 组织制度及运行机制第25-26页
  3.3.2 启示第26页
4.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第26-29页
 4.1 成都市社会经济发展概况第26-28页
 4.2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第28-29页
5.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第29-35页
 5.1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形式第29-30页
  5.1.1 专业协会第29页
  5.1.2 专业合作社第29-30页
  5.1.3 股份合作组织第30页
 5.2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第30-35页
  5.2.1 专业协会的运行机制第30-33页
  5.2.2 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第33-34页
  5.2.3 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第34-35页
6.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5-42页
 6.1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5-38页
  6.1.1 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合作程度低第35-36页
  6.1.2 组织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第36-37页
  6.1.3 服务层次低,难以真正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第37-38页
 6.2 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第38-42页
  6.2.1 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不高第38-39页
  6.2.2 政府行为不规范第39-40页
  6.2.3 现行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缺陷第40-41页
  6.2.4 农民文化素质低,合作意识弱第41页
  6.2.5 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第41-42页
7. 推进成都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对策建议第42-48页
 7.1 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和激励约束机制第42-44页
  7.1.1 健全专业协会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第42-43页
  7.1.2 健全专业合作社及股份合作组织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第43-44页
 7.2 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扶持第44-46页
  7.2.1 加强政府的指导第44-45页
  7.2.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第45-46页
 7.3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程度第46-47页
 7.4 改革现行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第47-48页
 7.5 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第48页
8. 结论第48-5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永乐公司连锁扩张战略研究
下一篇:一种新的计算机病毒免疫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