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猪论文

用基因芯片研究CLB处理的猪肪肪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

缩略表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3-34页
 综述一 DNA MICROARRAY的研究进展第13-31页
  1 DNA MICROARRAY概述第13-15页
   ·DNA microarray的产生背景第13页
   ·DNA microarray的发展历史第13-14页
   ·DNA microarray的概念及基本原理第14页
   ·DNA microarray的优点第14-15页
  2 DNA MICROARRAY的制备第15-23页
   ·DNA片断(探针)的制备第15页
   ·芯片的制备第15-20页
   ·目标DNA的制备第20-21页
   ·芯片的杂交和检测第21-23页
   ·数据的分析第23页
  3 DNA MICROARRAY的应用第23-29页
   ·DNA序列分析第23-24页
   ·突变和多态性检测第24-25页
   ·基因表达和寻找新基因第25-26页
   ·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第26-27页
   ·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应用第27页
   ·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7-28页
   ·在农林业上的应用第28-29页
  4 基因芯片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第29-31页
 综述二 B-肾上腺能兴奋剂-盐酸克伦特罗的研究进展第31-34页
  1 “瘦肉精”使用现状第31页
  2 “瘦肉精”的作用机理第31页
  3 盐酸克伦特罗在国内外的应用第31页
  4 “瘦肉精”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第31-32页
  5 “瘦肉精”对人畜的危害第32页
  6 其他与“瘦肉精”相似的β-肾上腺能兴奋剂第32-34页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第34-119页
 引言第34-36页
 第一章 盐酸克伦特罗对猪的处理实验第36-44页
  1 材料和方法第36-40页
   ·实验设计和方案第36-37页
   ·测定指标和分析方法第37-38页
   ·肉质指标第38-39页
   ·残留检测第39页
   ·组织切片分析第39-40页
   ·数据分析处理第4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0-43页
   ·盐酸克伦特罗对猪胴体性状的影响第40-41页
   ·盐酸克伦特罗对猪胴体肉质的影响第41-42页
   ·盐酸克伦特罗在血液和脂肪中的残留第42页
   ·组织切片分析结果第42-43页
  3 讨论第43-44页
 第二章 cDNA微阵列技术的建立第44-7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44-61页
   ·试验材料第44-46页
   ·试剂配制第46-48页
   ·引物的设计和合成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61页
  2 结果和分析第61-65页
   ·探针DNA的制备第61-62页
   ·RNA的提取第62-63页
   ·不同点样液的对比试验结果第63页
   ·点样条件对杂交结果的影响第63页
   ·不同标记方法的杂交结果第63-64页
   ·芯片的点样后处理第64-65页
   ·芯片的杂交及杂交后清洗第65页
   ·阵列的扫描第65页
  3 讨论第65-70页
 第三章 用cDNA微阵列研究不同品种猪脂肪组织差异基因表达第70-83页
  1 材料和方法第70-75页
   ·实验材料第70-71页
   ·实验方法第71-75页
  2 结果和分析第75-80页
   ·RNA的提取第75-76页
   ·cDNA芯片的杂交和扫描结果第76页
   ·cDNA微阵列的分析结果第76-78页
   ·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78-79页
   ·荧光定量PCR对cDNA微阵列结果的验证第79-80页
  3 讨论第80-83页
 第四章 用cDNA微阵列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处理的猪脂肪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第83-110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3-88页
   ·实验材料第83-85页
   ·实验方法第85-88页
  2 结果和分析第88-107页
   ·RNA的提取第89页
   ·cDNA芯片的杂交和扫描结果第89-91页
   ·cDNA微阵列重复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第91-92页
   ·cDNA微阵列的分析结果第92-97页
   ·对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97-104页
   ·荧光定量PCR对cDNA微阵列结果的验证第104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第104-107页
  3 讨论第107-110页
 第五章 用cDNA微阵列研究盐酸克伦特罗处理的香猪肌肉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第110-119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10-115页
   ·实验材料第110页
   ·实验方法第110-115页
  2 结果和分析第115页
  3 讨论第115-119页
结论第119-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9页
附录第129-139页
致谢第139-140页
个人简历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唯物主义形成的“标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范畴的分析
下一篇:有限反射不变测度下的调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