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页 |
| ·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 第2章 校服的概念及意义 | 第10-12页 |
| ·校服的概念 | 第10页 |
| ·校服的意义 | 第10-12页 |
| ·校服的标识作用 | 第10-11页 |
| ·校服的平衡器作用 | 第11页 |
| ·校服的凝聚力作用 | 第11-12页 |
| 第3章 国外各时期的校服文化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12-26页 |
| ·英国 | 第12-17页 |
|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下的校服状态、及其对当时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12-14页 |
| ·近世纪绅士文化下的校服状态、及其对当时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14-16页 |
| ·英国校服现阶段状态、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16-17页 |
| ·日本校服文化在各阶段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17-26页 |
| ·明治时期武士道文化下的校服状态、及对当时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17-20页 |
| ·军国主义文化下的校服状态、及其对当时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20-23页 |
| ·现阶段日本校服状态、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23-26页 |
| 第4章 中国各时期的校服文化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26-35页 |
| ·民国时期的中西合并文化下的校服状态、及其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26-29页 |
| ·民国时期的校服状态 | 第26-28页 |
| ·中西合并的校服样式对当时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28-29页 |
| ·文革时期的校服消失、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29-30页 |
| ·文革时期校服的消失 | 第29-30页 |
| ·文革时期的这种校服文化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30页 |
| ·现阶段校服基本形态、及其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30-35页 |
| ·现阶段校服形态 | 第30-31页 |
| ·现阶段校服形态对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 第31-35页 |
| 第5章 中学生的校服心理反应:北京四中问卷调查报告 | 第35-39页 |
| ·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 第35页 |
| ·以北京四中为特例的问卷调查:主要侧重于中学生的校服心理反应 | 第35-37页 |
| ·中学生的校服心理反应 | 第37-39页 |
| 第6章 北京市中学生校服设计项目 | 第39-49页 |
| ·制服类 | 第40-45页 |
| ·运动类 | 第45-48页 |
| ·特殊类 | 第48-4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 附录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