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群控技术在团体操表演中的应用与研究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团体操表演的概述 | 第9-12页 |
| ·团体操表演的起源 | 第9页 |
| ·团体操表演的发展 | 第9-11页 |
| ·光电技术在现代团体操表演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 第2章 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团体操表演中的研究 | 第14-22页 |
| ·无线网络简介 | 第14-16页 |
| ·几种主要的无线通信技术 | 第16-20页 |
| ·GPRS | 第16页 |
| ·蓝牙(Bluetooth) | 第16-17页 |
| ·UWB | 第17-18页 |
| ·Wi-Fi | 第18页 |
| ·ZigBee | 第18-19页 |
| ·IEEE802.15.4 无线个域网 | 第19-20页 |
| ·团体操表演中无线通信提出的技术要求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2-40页 |
| ·硬件的总体结构功能描述 | 第22页 |
| ·基站电路设计 | 第22-35页 |
| ·串口通信模块设计 | 第22-24页 |
|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第24-30页 |
| ·电源模块设计 | 第30-31页 |
| ·烧录线接口设计 | 第31-33页 |
| ·USB 串行调试接口设计 | 第33-35页 |
| ·按键电路设计 | 第35页 |
| ·节点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 第35页 |
| ·节点处理器模块设计 | 第35-36页 |
| ·节点电源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 ·印刷电路板设计 | 第37-39页 |
| ·PCB 板的布局 | 第37页 |
| ·PCB 板的布线 | 第37-38页 |
| ·PCB 板的覆铜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软件平台的相关介绍 | 第40-50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TinyOS | 第40-43页 |
|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简介 | 第40-41页 |
| ·TinyOS 的组件模型 | 第41-42页 |
| ·TinyOS 的通信模型 | 第42-43页 |
| ·TinyOS 的调度模型 | 第43页 |
| ·nesC 语言 | 第43-47页 |
| ·nesC 语言简介 | 第43-44页 |
| ·nesC 语言的接口 | 第44-45页 |
| ·nesC 语言组件 | 第45-47页 |
| ·nesC 语言属性声明 | 第47页 |
| ·nesC 开发平台 | 第47-49页 |
| ·Windows+Cygwin | 第47-48页 |
| ·nesC 开发平台的建立 | 第48-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5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0-59页 |
| ·系统软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50页 |
| ·系统的主程序流程 | 第50页 |
|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 ·异步串行通信原理 | 第50-52页 |
| ·异步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第52页 |
| ·无线通信程序设计 | 第52-56页 |
| ·帧结构 | 第52-54页 |
| ·TinyOS 的移植 | 第54页 |
| ·基站发射程序设计 | 第54-56页 |
| ·节点接收程序设计 | 第56页 |
| ·节点处理器程序设计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6章 系统的效果测试及分析 | 第59-62页 |
| ·发送时间间隔测试 | 第59-60页 |
| ·表演效果探讨 | 第60-61页 |
| ·表演效果展示 | 第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 ·总结 | 第62页 |
| ·展望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