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图表索引 | 第7-8页 | 
| 一 跨国公司及其在世界范围内投资的概述 | 第8-18页 | 
| ·500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概况 | 第8-12页 | 
| ·跨国公司的概念 | 第8页 | 
| ·大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8-11页 | 
| ·大型跨国公司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概况 | 第11-12页 | 
| ·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 | 第12-18页 | 
| ·大型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动机 | 第12-15页 | 
| ·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的分布情况 | 第15-16页 | 
| ·世界500强在中国投资的趋势分析 | 第16-18页 | 
| 二 大型跨国公司在浙江投资的现状 | 第18-37页 | 
| ·数据来源情况说明 | 第18-20页 | 
| ·500强跨国公司在浙江投资的基本情况与特点 | 第20-31页 | 
| ·世界500强在浙投资的来源国主要是发达国家 | 第20-21页 | 
| ·500强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规模普遍大于一般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企业 | 第21-23页 | 
| ·投资地点集中于杭州湾地区,系统化投资趋势明显 | 第23-25页 | 
| ·投资的产业和行业分析 | 第25-27页 | 
| ·500强投资浙江的方式以合资方式为主,多为新设立的企业 | 第27-30页 | 
| ·投资企业的效益普遍较好,资产质量和劳动效率较高 | 第30-31页 | 
| ·江苏省500强跨国公司投资的基本情况 | 第31-37页 | 
| ·世界500强在江苏总的投资情况 | 第31-33页 | 
| ·投资产业分布 | 第33-35页 | 
| ·投资区位 | 第35-36页 | 
| ·投资方式 | 第36-37页 | 
| 三 500强跨国公司在浙投资的问题 | 第37-47页 | 
| ·500强跨国公司在浙江投资的问题与不足 | 第37-39页 | 
| ·投资规模小,外资对浙江省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没有充分发挥 | 第37-38页 | 
| ·技术含量偏低 | 第38-39页 | 
| ·地方民营资本与外来资本未能很好地融合 | 第39页 | 
| ·影响大型跨国公司对浙江进行投资的原因 | 第39-44页 | 
| ·浙江在引资方面的差距来自于浙江经济发展模式上与苏沪的根本不同 | 第39-41页 | 
| ·浙江省经济以民营企业为主、民族工业发达,但缺少龙头企业的引领 | 第41页 | 
| ·从领导到地方的引资意识不够 | 第41-42页 | 
| ·在吸引外商的政策方面的系统性和灵活性都显不足 | 第42-43页 | 
| ·浙江没有成群的吸引外商投资,没有充分融入长三角的经济 | 第43页 | 
| ·在开发区建设方面的缺陷: | 第43-44页 | 
| ·江苏省的经验和启示 | 第44-47页 | 
| ·外生型经济的发展 | 第44-45页 | 
| ·特色园区、投资环境的建设,以及产业的配套率高 | 第45-46页 | 
| ·大胆让外资投资企业并购本省的优势企业 | 第46页 | 
| ·注重软环境的投资以及管理方式的科学化 | 第46-47页 | 
| 四 积极引进大型跨国公司在浙江投资的对策和建议 | 第47-57页 | 
| ·世界500强对我国投资环境情况的反映 | 第47-50页 | 
| ·全国各省市500强投资企业的反馈信息的大致汇总 | 第47-49页 | 
| ·浙江省500强投资企业反映的情况 | 第49-50页 | 
| ·吸引500强跨国公司在浙江投资的对策 | 第50-57页 | 
| ·充分利用浙江的现有资源,民资、外资两条腿走路 | 第50-51页 | 
| ·提高引资政策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透明度 | 第51-52页 | 
| ·加快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 | 第52页 | 
| ·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高科技区位优势 | 第52-53页 | 
| ·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开发区,使其成为吸引跨国公司的重要基地 | 第53-54页 | 
| ·注重加强大型跨国公司投资后的服务工作,完善投资软环境 | 第54页 | 
| ·注重对重点产业关键行业的引资,将欧美大型跨国公司作为引资重点 | 第54-55页 | 
| ·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