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2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 1.2.2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 1.3.1 关于失能老人的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 1.3.2 关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料者及其抑郁情绪的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 1.3.3 关于怀缅疗法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 1.3.4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 第17-18页 |
| 1.4 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 1.5 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 1.5.1 手工怀缅 | 第19页 |
| 1.5.2 抑郁情绪 | 第19-20页 |
| 1.5.3 重度失能老人 | 第20页 |
| 1.5.4 随住长期照料者 | 第20-21页 |
| 1.6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 1.6.1 单案例实验法 | 第21页 |
| 1.6.2 非结构型访谈法 | 第21-22页 |
| 1.6.3 参与式观察法 | 第22-23页 |
| 2 个案选取与需求评估 | 第23-39页 |
| 2.1 W福利院基本情况 | 第23-25页 |
| 2.1.1 W福利院楼层分布及功能设置 | 第23页 |
| 2.1.2 W福利院老人入住情况分析 | 第23-24页 |
| 2.1.3 W福利院社会工作开展情况 | 第24-25页 |
| 2.2 W福利院介护区失能老人情况分析 | 第25-26页 |
| 2.2.1 介护区老人基本资料分析 | 第25页 |
| 2.2.2 介护区老人身体能力状况分析 | 第25页 |
| 2.2.3 介护区失能老人兴趣爱好及活动情况 | 第25-26页 |
| 2.2.4 介护区楼层人员配备情况 | 第26页 |
| 2.3 案主C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 2.4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个案分析 | 第27-36页 |
| 2.4.1 手工怀缅关系建立 | 第27-28页 |
| 2.4.2 生态系统理论指导下的预估分析 | 第28-36页 |
| 2.5 手工怀缅介入计划 | 第36-39页 |
| 2.5.1 手工怀缅介入重度失能老人随住长期照料者抑郁情绪目标 | 第36-37页 |
| 2.5.2 手工怀缅介入重度失能老人随住长期照料者抑郁情绪具体介入计划 | 第37-39页 |
| 3 手工怀缅介入阶段 | 第39-52页 |
| 3.1 手工追忆:发掘自我能力 | 第39-43页 |
| 3.1.1 第一次访谈:手工学习怀缅——种类、品格与能力 | 第39-42页 |
| 3.1.2 第二次访谈:手工与典型历史事件怀缅——挖掘正向力量 | 第42-43页 |
| 3.2 手工引导:重塑自我认知 | 第43-48页 |
| 3.2.1 第三次访谈:手工与事业怀缅——作用、故事与成就 | 第44-46页 |
| 3.2.2 第四次访谈:手工与家庭怀缅 | 第46-48页 |
| 3.3 手工展示:促进能力发展 | 第48-52页 |
| 3.3.1 第五次访谈:手工与现在生活怀缅——立足现实幸福 | 第48-50页 |
| 3.3.2 手工兴趣小组参与与结案访谈——链接当下生活 | 第50-52页 |
| 4 手工怀缅介入随住长期照料者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估与跟进 | 第52-56页 |
| 4.1 手工怀缅效果评估 | 第52-55页 |
| 4.1.1 量表评估分析:抑郁程度降低 | 第52-53页 |
| 4.1.2 访谈分析:多维目标实现 | 第53-55页 |
| 4.2 个案跟进与观察 | 第55-56页 |
| 5 总结与反思 | 第56-63页 |
| 5.1 总结 | 第56-59页 |
| 5.1.1 手工怀缅介入随住长期照料者抑郁情绪的效果 | 第56-57页 |
| 5.1.2 随住长期照料者在手工怀缅中的特点 | 第57-58页 |
| 5.1.3 手工怀缅——特定怀缅:技巧与能力 | 第58-59页 |
| 5.2 反思 | 第59-63页 |
| 5.2.1 手工怀缅介入随住长期照料者抑郁情绪的优势 | 第59-60页 |
| 5.2.2 手工怀缅介入随住长期照料者抑郁情绪的局限性 | 第60-61页 |
| 5.2.3 手工怀缅介入抑郁情绪的伦理困境 | 第61页 |
| 5.2.4 突发状况对手工怀缅实践的影响 | 第61-62页 |
| 5.2.5 怀缅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 | 第62页 |
| 5.2.6 研究不足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 附录1: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 | 第70-72页 |
| 附录2:老年抑郁量表:(GDS) | 第72-74页 |
| 附录3:访谈提纲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