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 第1-10页 |
| 第一章 可持续融资的内涵 | 第10-18页 |
| ·对再融资的认识 | 第10-12页 |
| ·可持续融资概念的内涵 | 第12-15页 |
| ·再融资与可持续融资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 第15-16页 |
| ·可持续融资概念的外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上市公司可持续融资能力的评估 | 第18-46页 |
| ·可持续融资能力的评价指标 | 第18-29页 |
| ·经营状况及财务质量 | 第19-22页 |
| ·融资渠道及融资结构 | 第22-24页 |
| ·融通资金的使用效率 | 第24-25页 |
| ·公司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 第25-27页 |
| ·股价的波动性及股票流通性 | 第27-29页 |
| ·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融资能力评估 | 第29-43页 |
| ·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及财务质量 | 第29-32页 |
|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及融资结构 | 第32-36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融通资金的使用效率 | 第36-39页 |
| ·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 第39-42页 |
| ·我国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性及股票流通性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6页 |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融资能力偏弱的原因分析 | 第46-57页 |
| ·上市公司不恰当的融资理念 | 第46-48页 |
| ·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结构 | 第48-50页 |
| ·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缺乏和债券市场的不成熟 | 第50-53页 |
| ·政府部门对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引导及监管不够 | 第53-55页 |
| ·中介机构功能发挥不完全 | 第55-57页 |
| 第四章 提升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融资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 第57-69页 |
| ·上市公司:更新融资观念,提升整体素质 | 第57-62页 |
| ·推进产权改革,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 第58-59页 |
| ·转变融资观念,加强融资规划和创新 | 第59-61页 |
| ·提升公司质量,增强竞争能力 | 第61-62页 |
| ·管理层:引导与监管并重 | 第62-67页 |
| ·发展债券市场,拓宽融资渠道 | 第62-64页 |
| ·实施金融创新,引进具约束力的融资工具 | 第64-65页 |
| ·发展机构投资者,完善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 第65-66页 |
| ·转变监管理念,提高监管效率 | 第66-67页 |
| ·中介机构:按市场机制规范运作 | 第67-69页 |
| 结语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 本文作者主要科研成果 | 第72-73页 |
| 后记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