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摘 要 | 第1-4页 |
AbstractII | 第4-9页 |
第一章 有源社会集运行研究的提出 | 第9-18页 |
·中国的社会经济实践提出一些有待我们进一步理解的问题 | 第9-14页 |
·政府计划管理规则的改变 | 第9-11页 |
·政府对国有企业管理方式的变化 | 第11-12页 |
·中国社会事务管理方式的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社会经济实践的理论缺憾 | 第14-17页 |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第14-15页 |
·时代呼唤理论研究方法与理论探索本身的进步 | 第15页 |
·哈耶克有关社会经济实践的真知灼见 | 第15-17页 |
·有源社会集运行研究的提出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社会有源集的概念及其运行研究 | 第18-31页 |
·有源社会集简介 | 第18-21页 |
·有源社会集的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为何使用有源社会集这一组词 | 第19-20页 |
·有源社会集的研究领域 | 第20-21页 |
·社会有源集的运行 | 第21-25页 |
·虚拟经济的主要运行方式(金融监管系统) | 第21-22页 |
·宏观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计划调节系统) | 第22-23页 |
·国内微观层面社会经济活动的调节方式(经委系统) | 第23-25页 |
·社会有源集的运行研究 | 第25-31页 |
·不准确的预测与不可信的规律 | 第25-26页 |
·自动与主动的社会运行 | 第26-28页 |
·社会运行中有必要突出社会子集的作用 | 第28-29页 |
·社会序参变量与社会集合间信息交流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有源社会集研究的基础与方法 | 第31-56页 |
·部分科研领域的创新对社会有源集研究的启示 | 第31-38页 |
·自然科学理论创新揭示了社会有源集的运行研究必须勇于突破 | 第32-34页 |
·社会学研究的进步为社会有源集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 第34-36页 |
·经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使得社会有源集概念的提出成为可能 | 第36-38页 |
·社会有源集运行分析的框架理论----复杂性研究 | 第38-44页 |
·复杂性研究的兴起 | 第38-39页 |
·复杂性研究的对象 | 第39-40页 |
·复杂性科学研究的特点 | 第40-42页 |
·对复杂性的理解 | 第42-43页 |
·社会有源集的讨论应充分借鉴与利用复杂性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研究社会有源集概念的基本手段----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 | 第44-56页 |
·还原论之争与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 | 第45-48页 |
·社会有源集的子集模型与复杂性适应系统 | 第48-56页 |
第四章 社会有源集研究的仿真与模型 | 第56-76页 |
·有源社会集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 第56-57页 |
·有源社会集研究方法示例之一:“SWARM建模” | 第57-67页 |
·Swarm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57-58页 |
·Swarm模型的发展 | 第58-59页 |
·Swarm的应用领域 | 第59页 |
·SWARM模型研制的目的 | 第59-60页 |
·SWARM模型的特点 | 第60-61页 |
·SWARM模型的技术简介 | 第61-67页 |
·SWARM的下载和安装 | 第67页 |
·有源社会研究集研究示例之二:“ASPEN 模型” | 第67-76页 |
·“ASPEN 模型”的研究基础-----微观经济仿真模型 | 第68页 |
·ASPEN----美国经济的微观仿真模型 | 第68-69页 |
·Aspen模型的运行机制与描述主体 | 第69-70页 |
·ASPEN 仿真模型的运行 | 第70-72页 |
·ASPEN 仿真模型的SWARM简化实施 | 第72-76页 |
第五章 有源社会子集--企业的运行研究 | 第76-120页 |
·社会有源集框架下的企业运行透视 | 第76-85页 |
·社会有源子集企业运行的全新分析手段----复杂性研究方法 | 第77-78页 |
·社会有源集研究在内容上对传统企业管理研究的拓展 | 第78-83页 |
·复杂环境下对企业重新定位--有源的社会运行子集 | 第83-85页 |
·社会有源集与企业理论 | 第85-95页 |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经济理论 | 第86-87页 |
·代理理论的企业学说 | 第87-88页 |
·交易成本学说的企业理论 | 第88-89页 |
·博弈理论的企业分析 | 第89-90页 |
·偶遇性企业经济理论 | 第90-91页 |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 | 第91-92页 |
·系统论的企业理论 | 第92页 |
·社会有源集研究的企业理论 | 第92-95页 |
·企业的有源性与企业管制 | 第95-105页 |
·公司治理的由来与发展 | 第95-97页 |
·公司的有源性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 | 第97-99页 |
·实际生活中实施的几种的公司治理方式 | 第99-101页 |
·社会有源集理论关于公司治理的深层思考 | 第101-103页 |
·今后的公司治理方式与公司财务报告方式 | 第103-105页 |
·有源适应企业的战略 | 第105-111页 |
·思维方式前所未有的重要了 | 第105页 |
·何为战略思维 | 第105-106页 |
·战略不仅仅是高层管理者的问题 | 第106-107页 |
·复杂性企业的战略思维需要新视角与方法 | 第107页 |
·寻求正确的战略方法 | 第107-109页 |
·战略思维的逻辑 | 第109-110页 |
·构思战略 | 第110页 |
·非线性的有源适应企业的战略管理 | 第110-111页 |
·有源适应企业的运行与创新 | 第111-120页 |
·有源适应的企业的管理创新定义 | 第112-113页 |
·有源适应的企业的创新过程与创新机制 | 第113-114页 |
·有利于有源适应的企业创新的组织架构 | 第114-115页 |
·知识共享、知识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基础作用 | 第115-117页 |
·以文化促创新,在企业内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 第117-120页 |
第六章 社会有源集的运行规则 | 第120-149页 |
·有源社会集的运行主体、结构与相变 | 第120-128页 |
·社会有源集合(系统)的结构特征 | 第120-123页 |
·社会有源系统和社会活动子集 | 第123-125页 |
·社会有源集的相变与序参量 | 第125-127页 |
·社会自组织的运行方式 | 第127-128页 |
·社会控制的意愿、能力与结果 | 第128-134页 |
·社会控制 | 第128-130页 |
·经济计划和市场经济 | 第130-132页 |
·社会控制的度的掌握及控制手段的选用 | 第132-134页 |
·历史的演化对社会有源集运行的注释 | 第134-140页 |
·人类文明出现后不久,社会运作方式基本上就已模式化了,在整个社会体系内形成了不同的运作主体,人们已经能够感觉出社会子集之间相互竞争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了 | 第134-135页 |
·各大文明在交替地演进,不同的社会子集兴衰更迭,演员变化着,但舞台与剧情结构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 第135-137页 |
·在世界范围的各大文明进化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子集、不同的文化主体兴起并发展后,几乎又都逐步地衰败了,原因是什么,原因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例外,中国社会就是这么一个文化主体,中国社会的进化是独特的,为什么? | 第137-139页 |
·社会文明子集演进的成因 | 第139-140页 |
·历史演化中的社会有源性与社会运行 | 第140-149页 |
·历史上社会进步的停滞 | 第140-141页 |
·中国社会停滞的基本原由 | 第141-142页 |
·西方世界的兴起 | 第142-143页 |
·中国历史演化所表现的社会有源性 | 第143-146页 |
·在中国历史和西方世界历史演进的独特阶段清晰可辨的社会活动主体----有源子集的活动特性 | 第146-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7页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 第157页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57-158页 |
致 谢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