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鼓风炉熔炼过程烧结块软化点智能集成预测模型的研究
第一章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第1-11页 |
1.1 韶关冶炼厂ISP过程生产概况 | 第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第6-8页 |
1.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6-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7-8页 |
1.3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方法 | 第8-11页 |
1.3.1 课题的来源 | 第8页 |
1.3.2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8-9页 |
1.3.3 课题解决方案 | 第9-11页 |
第二章 ISP熔炼过程机理分析 | 第11-15页 |
2.1 密闭鼓风炉熔炼过程工艺流程介绍 | 第11-12页 |
2.2 熔炼过程简介 | 第12-13页 |
2.3 熔炼过程的重要参数 | 第13-14页 |
2.4 密闭鼓风炉熔炼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14-15页 |
第三章 软化点集成预测模型 | 第15-41页 |
3.1 研究软化点集成预测模型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3.2 烧结块荷重软化实验 | 第16-19页 |
3.3 密闭鼓风炉软化点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第19-29页 |
3.3.1 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19-23页 |
3.3.2 实验数据分析 | 第23-27页 |
3.3.3 回归模型仿真结果 | 第27-29页 |
3.4 软化点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第29-37页 |
3.4.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3.4.2 神经网络的一般框架 | 第30-31页 |
3.4.3 人工神经元模型 | 第31-32页 |
3.4.4 人工神经网络的构成 | 第32页 |
3.4.5 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 | 第32-33页 |
3.4.6 基于神经网络的系统建模 | 第33-34页 |
3.4.7 BP神经网络 | 第34-36页 |
3.4.8 软化点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3.5 烧结块软化点与成分的智能集成模型 | 第37-41页 |
3.5.1 求最优加权系数K_1的算法 | 第38-39页 |
3.5.2 仿真结果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炉渣熔点预测模型 | 第41-47页 |
4.1 影响造渣过程的因素 | 第41-42页 |
4.2 密闭鼓风炉渣型实验 | 第42-45页 |
4.2.1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42页 |
4.2.2 试验方案的选择 | 第42-43页 |
4.2.3 实验数据 | 第43-45页 |
4.3 密闭鼓风炉渣型预测模型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 第47-52页 |
5.1 编程的环境 | 第47页 |
5.2 软件总体方案设计 | 第47-48页 |
5.3 软件总体流程介绍 | 第48-49页 |
5.4 各个子系统功能简介 | 第49-52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