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全球变化与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 第10-30页 |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 | 第10-12页 |
第二节 气候—植被的关系 | 第12-15页 |
第三节 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 第15-30页 |
第二章 中的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 第30-43页 |
第一节 中国气候概述 | 第30-33页 |
第二节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研究 | 第33-43页 |
第三章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数据库的建立 | 第43-48页 |
第一节 数字地球 | 第43-45页 |
第二节 中国气候—植被数据库 | 第45-48页 |
第四章 模型及其检验算法 | 第48-57页 |
第五章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分析 | 第57-15页 |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 | 第15-77页 |
附录一: 绘图录入的方法与技术 | 第77-86页 |
第一节 AutoCAD绘图注意事项 | 第77页 |
第二节 AutoCAD录入矢量的步骤 | 第77-81页 |
第三节 CADE矢量变换 | 第81-82页 |
第四节 EDLS功能概述 | 第82-86页 |
附录二: 绘图基础:AutoCAD命令集详解 | 第86-96页 |
附录三: 中国气候—植被关系相关图件 | 第96-118页 |
彩图A-1 中国植被区划 | 第96-97页 |
彩图A-2 中国年均温 | 第97页 |
彩图A-3 中国年降水 | 第97-98页 |
彩图B-1 一月均温 | 第98页 |
彩图B-2 二月均温 | 第98-99页 |
彩图B-3 三月均温 | 第99页 |
彩图B-4 四月均温 | 第99-100页 |
彩图B-5 五月均温 | 第100页 |
彩图B-6 六月均温 | 第100-101页 |
彩图B-7 七月均温 | 第101页 |
彩图B-8 八月均温 | 第101-102页 |
彩图B-9 九月均温 | 第102页 |
彩图B-10 十月均温 | 第102-103页 |
彩图B-11 十一月均温 | 第103页 |
彩图B-12 十二月均温 | 第103-104页 |
彩图C-1 一月降水 | 第104页 |
彩图C-2 二月降水 | 第104-105页 |
彩图C-3 三月降水 | 第105页 |
彩图C-4 四月降水 | 第105-106页 |
彩图C-5 五月降水 | 第106页 |
彩图C-6 六月降水 | 第106-107页 |
彩图C-7 七月降水 | 第107页 |
彩图C-8 八月降水 | 第107-108页 |
彩图C-9 九月降水 | 第108页 |
彩图C-10 十月降水 | 第108-109页 |
彩图C-11 十一月降水 | 第109页 |
彩图C-12 十二月降水 | 第109-110页 |
彩图D-1. Thomthwaite模型的APE指数 | 第110页 |
彩图D-2. Thomthwaite模型的IM指数 | 第110-111页 |
彩图D-3. Thomthwaite模型的IA指数 | 第111页 |
彩图D-4. Thomthwaite模型的IH指数 | 第111-112页 |
彩图D-5. Holdridge模型的PET指数 | 第112页 |
彩图D-6. Holdridge模型的PER指数 | 第112-113页 |
彩图D-7. Holdridge模型的BT生物温度 | 第113页 |
彩图D-8. Kira模型的CI指数 | 第113-114页 |
彩图D-9. Kira模型的WI指数 | 第114页 |
彩图D-10. Kira模型的KI指数 | 第114-115页 |
彩图D-11. Penman模型的ARD指数 | 第115页 |
彩图D-12. Pemnan模型的ET指数 | 第115-116页 |
彩图D-13. Holdridge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 第116页 |
彩图D-14. Thomthwaite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 第116-117页 |
彩图D-15. Kira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 第117页 |
彩图D-16. Penman模型模拟中国植被区划 | 第11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2页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