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高强度铝合金的发展 | 第11-13页 |
·Zr与Al的相互作用及含Zr铝合金 | 第13-16页 |
·高强度铝锂合金的发展思路及存在问题 | 第16-19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本研究的技术方案和工艺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第23-28页 |
·金相组织观察 | 第25页 |
·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分析 | 第25-26页 |
·铝锂合金织构分析 | 第26页 |
·差热分析与电子探针 | 第26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Zr在Al-Zn-Mg-Cu合金凝固与退火过程中的行为 | 第28-40页 |
·引言 | 第28页 |
·Zr对凝固组织的影响 | 第28-33页 |
·Zr在均匀化退火过程中的行为 | 第33-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Zr在Al-Zn-Mg-Cu合金锻压和固溶过程中的作用 | 第40-51页 |
·合金的锻压组织 | 第40-43页 |
·合金固溶后的组织 | 第43-46页 |
·合金的再结晶 | 第46-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Zr对Al-Zn-Mg-Cu合金时效过程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1-67页 |
·Zr对合金时效动力学的影响 | 第51-56页 |
·Zr对合金时效过程的影响机理 | 第56-59页 |
·Zr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5页 |
·Zr对Al-Zn-Mg-Cu合金的作用机理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Cu,Li含量对Al-Cu-Li三元合金的影响 | 第67-82页 |
·确定Cu,Li含量的基本依据 | 第67-68页 |
·Cu,Li含量与合金性能的关系 | 第68-72页 |
·热处理工艺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72-74页 |
·T_1相的电子衍射花样及形貌 | 第74-80页 |
·小结 | 第80-82页 |
第七章 铝锂合金各向异性研究 | 第82-100页 |
·引言 | 第82页 |
·铝锂合金力学性能的各向异性 | 第82-86页 |
·Mn,Zr对铝锂合金晶粒结构及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 第86-89页 |
·合金成分与材料的变形特点 | 第89-93页 |
·晶体学织构的影响 | 第93-98页 |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八章 铝锂合金的微合金化 | 第100-118页 |
·引言 | 第100页 |
·Mg,Ag对Al-Cu-Li合金的作用 | 第100-105页 |
·Zn对Al-Cu-Li合金的作用 | 第105-108页 |
·Mn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Al-Cu-Li合金的多元微合金化 | 第110-117页 |
·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九章 主要结论 | 第118-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
附录 | 第127-128页 |
博士学位论文任务书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