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上海的宁波人:导论 | 第1-23页 |
一 移民与社会:问题的提出 | 第9-13页 |
二 宁波人在上海:研究概况综述 | 第13-17页 |
三 移民社会学:理论构想和研究方法 | 第17-23页 |
第二章 乡关何处:甬人迁沪的历程 | 第23-40页 |
一 宁波人迁沪概况鸟瞰 | 第23-27页 |
1 清季到上海开埠 | 第23-24页 |
2 上海开埠至1911年 | 第24-25页 |
3 1911-1937年 | 第25-26页 |
4 1937-1949年 | 第26-27页 |
二 宁波人迁沪动因解析 | 第27-31页 |
1 地狭人稠的推力 | 第27-28页 |
2 悠久的经商传统使然 | 第28页 |
3 自然经济解体,社会动荡驱使 | 第28-29页 |
4 晚近上海飞速发展的吸力 | 第29-31页 |
三 旅沪宁波人构成分析 | 第31-40页 |
1 旅沪宁波移民的自然构成 | 第31-33页 |
2 旅沪宁波移民的社会构成 | 第33-40页 |
第三章 浙江财团:宁波人与上海金融业 | 第40-78页 |
一 宁波人与上海钱庄业的发展 | 第40-54页 |
1 宁波人在上海开设、投资的钱庄 | 第40-46页 |
2 秦润卿与上海钱业 | 第46-50页 |
3 甬人把持的钱业与近代工商业、新式银行业的关系 | 第50-54页 |
二 宁波人与上海近代银行业 | 第54-67页 |
1 宁波人参与投资、创办的银行 | 第54-57页 |
2 宋汉章与上海银行业 | 第57-62页 |
3 四明银行的创立 | 第62-67页 |
三 宁波人与上海金融业 | 第67-78页 |
1 宁波人--浙江金融集团的支柱 | 第67-73页 |
2 巩固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 | 第73-76页 |
3 促使金融资产阶级的形成和成熟 | 第76-78页 |
第四章 无宁不成市:宁波人与上海近代工商业(上) | 第78-114页 |
一 宁波人与上海的商业贸易 | 第78-94页 |
1 在对外贸易中左右逢源 | 第78-82页 |
2 在新式商业中长袖善舞 | 第82-89页 |
3 在本地商业中大展身手 | 第89-94页 |
二 旅沪宁波人参与兴办、投资的工矿企业 | 第94-114页 |
1 各业并举 | 第94-105页 |
2 资本来源 | 第105-106页 |
3 组织形式 | 第106-109页 |
4 产销一斑 | 第109-114页 |
第五章 无宁不成市:宁波人与上海近代工商业(下) | 第114-136页 |
一 宁波人与上海近代交通运输业 | 第114-122页 |
1 宁波人在上海航运业中的作为 | 第114-118页 |
2 虞洽卿与三北航业集团 | 第118-122页 |
二 旅沪宁波人的经营特色 | 第122-129页 |
1 注重科技力量 | 第122-125页 |
2 施行科学管理 | 第125-127页 |
3 利用广告宣传 | 第127-129页 |
三 旅沪宁波人与上海国货运动 | 第129-132页 |
四 上海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宁波人 | 第132-136页 |
第六章 海滨部鲁:宁波人与上海的新式教育 | 第136-155页 |
一 宁波人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学校 | 第136-143页 |
二 宁波旅沪同乡会小学 | 第143-149页 |
1 创办缘起 | 第143-146页 |
2 教学与管理 | 第146-148页 |
3 学生概况 | 第148-149页 |
三 叶澄衷与澄衷学堂 | 第149-152页 |
1 兴办缘起 | 第149-150页 |
2 办学特色 | 第150-152页 |
四 宁波人与上海教育近代化 | 第152-155页 |
第七章 乡人保姆:旅沪宁波人的同乡组织 | 第155-181页 |
一 故人·故土·故乡情:上海四明公所 | 第155-166页 |
1 草创与发展 | 第155-156页 |
2 会员与机构 | 第156-160页 |
3 会务活动及职能 | 第160-161页 |
4 四明公所事件浅析 | 第161-166页 |
二 旅沪甬人的精神家园:宁波旅沪同乡会 | 第166-174页 |
1 应时而创 | 第166-167页 |
2 组织沿革 | 第167-168页 |
3 成员构成 | 第168-170页 |
4 会务活动 | 第170-174页 |
三 四明公所与宁波旅沪同乡会:上海宁波同乡组织的现代变迁 | 第174-181页 |
1 宗旨不同,活动各异 | 第174-175页 |
2 机构改进,人事重合 | 第175-176页 |
3 乡土情结:近代社会的文化资源 | 第176-181页 |
第八章 超越乡土:透视宁波人 | 第181-203页 |
一 旅沪宁波人心态结构剖析 | 第181-191页 |
1 认同与离异:移民的心态 | 第181-187页 |
2 传统与现代:边际人心态 | 第187-191页 |
二 旅沪宁波人成功原因探析 | 第191-199页 |
1 襟江带海的地理环境的浸润 | 第191-195页 |
2 历时久远的经商传统的延续 | 第195-197页 |
3 影响绵长的浙东学术氛围的濡染 | 第197-199页 |
三 并非结语:超越乡土的宁波人 | 第199-203页 |
余论: 移民资源--上海城市崛起的动力 | 第203-208页 |
附录一: 《旅沪宁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重要金融机构一览表》 | 第208页 |
附录二: 《旅沪宁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主要工矿企业一览表》 | 第208页 |
附录三:《旅沪宁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驰名商号一览表》 | 第208页 |
附录四: 《旅沪守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学校一览表》 | 第208页 |
附录五: 《著名旅沪宁波人略历》 | 第208页 |
附录六: 《上海四明公所大事记(1797-1937) 》 | 第208页 |
附录七:《宁波旅沪同乡会大事记(1911-1937) 》 | 第208-209页 |
参考文献举要 | 第209-218页 |
后记 | 第2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