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当前视频编码技术存在的问题 | 第12-13页 |
·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 第13-14页 |
·本文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23页 |
·开展视觉心理冗余去除方法在单视点视频中的应用的研究 | 第15-20页 |
·为什么要采用H.264 | 第15-19页 |
·为什么选择X264 | 第19-20页 |
·开展视觉心理冗余去除方法在多视点视频中的应用研究 | 第20页 |
·为什么选择JMVC? | 第20页 |
·对最终的结果进行主观评测 | 第20-23页 |
第2章 背景及现状研究 | 第23-37页 |
·H.264 协议的基本原理 | 第23-25页 |
·H.264 的主要编码原理 | 第23-25页 |
·视觉心理冗余去除方法的相关工作 | 第25-33页 |
·相对灵敏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 | 第25-31页 |
·时空相对灵敏度函数的基本模型 | 第26-27页 |
·复合对比灵敏度模型 | 第27-28页 |
·相对灵敏度函数的应用情况 | 第28-31页 |
·掩蔽效应 | 第31-33页 |
·亮度掩蔽效应的基本模型 | 第31-32页 |
·其他掩蔽效应的模型 | 第32-33页 |
·多视点视频的研究现状 | 第33-37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34-36页 |
·JMVC 编码器的基本结构 | 第36-37页 |
第3章 单视点视频中视觉心理冗余去除方法的研究 | 第37-50页 |
·相对灵敏度函数在单视点视频中的应用研究 | 第37-45页 |
·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37页 |
·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37-39页 |
·主要算法步骤 | 第39-45页 |
·CSF 的改进和实现步骤 | 第39-41页 |
·将CSF 应用于指导视频压缩的方法 | 第41页 |
·“CSF_速度”查找表的建立的方法 | 第41-42页 |
·“Threshold_速度”表的建立 | 第42-43页 |
·“Threshold_速度”表中各个元素的映射操作函数 | 第43-44页 |
·等级制制定 | 第44-45页 |
·掩蔽效应在单视点视频中的应用研究 | 第45-50页 |
·研究的主要目的 | 第45页 |
·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45-46页 |
·主要算法步骤 | 第46-50页 |
·在视频编码中应用亮度掩蔽公式存在的问题 | 第46页 |
·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 第46-47页 |
·一种新的利用luminance masking 用于指导量化的方法 | 第47页 |
·简化的计算方法 | 第47-49页 |
·等级制的建立 | 第49-50页 |
第4章 多视点视频中的视觉心理冗余去除方法研究 | 第50-55页 |
·研究目的 | 第50页 |
·主要技术方案 | 第50-55页 |
·在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中应用相对灵敏度函数原理指导宏块量化的方法 | 第50-54页 |
·一种在层次式预测编码结构下计算相邻帧间运动矢量的方法 | 第52-53页 |
·多参考帧情况下运动矢量的选取 | 第53-54页 |
·在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中应用亮度掩蔽原理原理指导宏块量化的方法 | 第54-55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 | 第55-77页 |
·单视点测试 | 第56-66页 |
·相对灵敏度函数在单视点视频中的应用测试 | 第56-59页 |
·压缩比测试 | 第56-58页 |
·压缩速度测试 | 第58-59页 |
·亮度掩蔽原理在视频中的应用测试 | 第59-61页 |
·压缩比测试 | 第59-60页 |
·压缩速度测试 | 第60-61页 |
·同时使用视觉灵敏度和亮度掩蔽效应指导了残差宏块量化后的编码器的测试 | 第61-63页 |
·压缩比测试 | 第61-63页 |
·压缩速度测试 | 第63页 |
·视频质量测试 | 第63-65页 |
·关于以上实验中存在问题的说明: | 第65-66页 |
·相关原理在多视点视频中的应用测试 | 第66-72页 |
·相对灵敏度函数在JMVC 中的应用情况 | 第68-70页 |
·视频质量的测试 | 第70-72页 |
·存在问题的总结思考及以后的工作 | 第72-77页 |
·关于实验5.2.1 中反应问题的思考 | 第72-74页 |
·在多视点视频编码系统中应用亮度掩蔽原理指导宏块量化的方法。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