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管道水力输送的发展 | 第10-12页 |
·管道水力输送的特点 | 第12-13页 |
·管道输送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 第14-15页 |
2 基本理论 | 第15-29页 |
·固液两相流的基本理论 | 第15-24页 |
·粒状物料的基本性质 | 第15-17页 |
·浆体的基本性质 | 第17-18页 |
·固液两相流的流动特性 | 第18-21页 |
·固体颗粒与流体的相对运动 | 第21-24页 |
·污垢的基本理论 | 第24-29页 |
·污垢的形成过程 | 第24-25页 |
·几种典型的结垢曲线 | 第25-26页 |
·污垢受力分析 | 第26页 |
·经典污垢理论模型 | 第26-29页 |
3 管道结垢机理分析 | 第29-38页 |
·固体颗粒对结垢的影响 | 第29-34页 |
·形状与粒径 | 第29-31页 |
·固体颗粒沉降 | 第31-32页 |
·细颗粒絮凝与聚凝 | 第32-33页 |
·颗粒的受力 | 第33-34页 |
·颗粒的粒度分布 | 第34页 |
·浆体的浓度对结垢的影响 | 第34-35页 |
·浆体的流速对结垢的影响 | 第35-36页 |
·化学物理反应对管道结垢的影响 | 第36-37页 |
·其它因素对结垢的影响 | 第37-38页 |
4 现有管道的防垢与除垢措施 | 第38-43页 |
·管道防垢措施 | 第38-40页 |
·物理防垢措施 | 第38-39页 |
·化学防垢措施 | 第39-40页 |
·其它防垢技术 | 第40页 |
·管道除垢技术 | 第40-42页 |
·高压水射流除垢 | 第40-41页 |
·Pig 除垢技术 | 第41页 |
·化学除垢技术 | 第41页 |
·机械除垢方法 | 第41-42页 |
·超声波除垢方法 | 第42页 |
·防垢除垢方法的评价 | 第42-43页 |
5 控制流速达到防垢除垢的可行性分析 | 第43-62页 |
·理论分析 | 第43-44页 |
·理论推理过程分析 | 第44-53页 |
·水平管道内各个质量的确定 | 第44-45页 |
·动量交换过程中浆体速度的改变量分析 | 第45-47页 |
·动量交换过程中的附加压力ΔP 引起的浆体速度的变化分析 | 第47-48页 |
·对 k_1 取值的分析 | 第48-50页 |
·垢物受力分析及运动分析 | 第50-53页 |
·考虑防垢除垢前提下界限速度的计算方法 | 第53-60页 |
·考虑附着力影响下的堆积速度计算过程 | 第53-55页 |
·浮游界限速度的计算过程 | 第55-57页 |
·计算流程图 | 第57页 |
·计算过程验证 | 第57-60页 |
·实例应用 | 第60-62页 |
·美国黑迈萨输煤管道系统 | 第60-61页 |
·尖山铁精矿浆体管道输送系统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A 浆体冲刷垢物过程的示意图 | 第67-68页 |
附录B 速度求解过程 | 第68-72页 |
作者简历 | 第72-74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