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面连拱隧道中墙厚度及支护参数优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绪论 | 第11-24页 |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连拱隧道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连拱隧道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连拱隧道的特点 | 第19-22页 |
·中墙的结构形式 | 第19-21页 |
·连拱隧道的特征 | 第21-2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2 护坑隧道工程概况 | 第24-33页 |
·工程概况 | 第24-25页 |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8页 |
·工程地质条件 | 第25-26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28页 |
·地震及区域稳定性 | 第28页 |
·隧道围岩分级分段及工程特性 | 第28-29页 |
·隧道设计概况 | 第29-31页 |
·净空断面 | 第29-30页 |
·支护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施工方法设计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连拱隧道监控量测 | 第33-42页 |
·概述 | 第33-34页 |
·监控量测的目的 | 第33-34页 |
·监控量测的基本要求 | 第34页 |
·护坑隧道监控量测设计 | 第34-37页 |
·量测项目和方法 | 第34-36页 |
·断面布置 | 第36-37页 |
3 护坑隧道监控量测成果 | 第37-41页 |
·中导洞监测成果 | 第37-41页 |
·监测结果汇总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连拱隧道中墙厚度的优化 | 第42-79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42-46页 |
·有限元的基本方程 | 第42-43页 |
·屈服准则 | 第43-45页 |
·流动法则 | 第45页 |
·岩土体无拉分析 | 第45-46页 |
·ADINA 的特点 | 第46-47页 |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47-50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47-48页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施工过程的控制 | 第49-50页 |
·中导洞计算位移与监测位移的对比分析 | 第50-52页 |
·中导洞数值模拟结果 | 第50-51页 |
·结果对比分析 | 第51-52页 |
·不同中墙厚度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52-77页 |
·围岩应力和位移特征 | 第52-59页 |
·支护结构特征 | 第59-64页 |
·曲中墙应力和位移特征 | 第6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连拱隧道支护参数的优化 | 第79-98页 |
·支护参数的优化设计 | 第79页 |
·不同支护参数模拟结构的对比分析 | 第79-97页 |
·围岩应力和位移特征 | 第79-85页 |
·支护结构特征 | 第85-89页 |
·曲中墙应力和位移特征 | 第89-97页 |
·本章小结 | 第97-9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98页 |
·后续研究工作及展望 | 第98-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附录 | 第105-107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5-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