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斌文学创作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5页 |
一、研究现状述评 | 第8-14页 |
二、论文选题角度 | 第14-15页 |
第一章 在“真实”的散文中敞开自我 | 第15-30页 |
第一节 人格本质的真实显现 | 第15-23页 |
一、个人背景 | 第15-17页 |
二、小说创作的来源 | 第17-21页 |
三、心灵式的书写方式 | 第21-23页 |
第二节 多元化的创作角度 | 第23-30页 |
一、评论中蕴含的艺术敏感 | 第23-24页 |
二、回忆中成长的烙印 | 第24-26页 |
三、感悟中参透生命的本质 | 第26-27页 |
四、行走中与自然人文的融合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在“虚构”的小说中寄寓超现实的理想 | 第30-46页 |
第一节 主题与风格:认识徐小斌小说的两个基点 | 第30-39页 |
一、女性与家庭:徐小斌创作的两类中心主题 | 第30-36页 |
二、神秘与纯美:两类悖离的风格走向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女性形象的类型 | 第39-46页 |
一、妖化的女性形象 | 第40-41页 |
二、神化的女性形象 | 第41-43页 |
三、妖化与神化相结合的人物形象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回归平凡:贴近生活的电视剧本创作 | 第46-53页 |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交叉与过渡 | 第46-49页 |
一、由小说到剧本的过渡 | 第46-48页 |
二、世俗化的平民叙事 | 第48-49页 |
第二节 回归平凡后更真实的理想表达 | 第49-53页 |
一、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 第49-52页 |
二、“大团圆”式的结局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附录 | 第57-6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