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tLinxTM开放式网络架构实验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现场总线技术与NetLinx | 第12-15页 |
·现场总线现状 | 第12-14页 |
·NetLinx概述 | 第14-15页 |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NETLINX网络架构 | 第17-27页 |
·通用工业协议CIP | 第17-20页 |
·NetLinx网络模型 | 第17-18页 |
·CIP协议 | 第18-20页 |
·NetLinx三层网络 | 第20-27页 |
·信息层 | 第20-22页 |
·控制层 | 第22-24页 |
·设备层 | 第24-27页 |
第3章 基于NETLINX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27-39页 |
·罗克韦尔可编程控制器及I/O模块 | 第27-29页 |
·ControlLogix控制器 | 第27-28页 |
·CompactLogix控制器 | 第28页 |
·I/O模块 | 第28-29页 |
·基于NetLinx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29-36页 |
·电梯群控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30-31页 |
·过程控制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31-36页 |
·应用软件平台 | 第36-39页 |
·RSLinx通讯软件 | 第36-37页 |
·RSLogix5000编程软件 | 第37页 |
·RSNetWorx组态软件 | 第37-39页 |
第4章 电梯群控制平台的搭建 | 第39-47页 |
·电梯模型简介 | 第39-40页 |
·电梯群控系统的组成 | 第40-47页 |
·系统结构 | 第40页 |
·控制器选型 | 第40-42页 |
·变频器选型 | 第42-43页 |
·输入输出模块选型和接线 | 第43-47页 |
第5章 电梯群最小等待时间调度算法及其实现 | 第47-61页 |
·最小等待时间调度算法 | 第47-51页 |
·最小等待时间调度算法公式推导 | 第47-49页 |
·顺向截梯对最小等待时间算法的影响 | 第49-51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51页 |
·最小等待时间算法的程序设计 | 第51-55页 |
·电梯控制系统各模块之间的关系 | 第51-52页 |
·电梯群控系统的程序实现 | 第52-55页 |
·电梯群调度的监控 | 第55-61页 |
·RSView32软件简介 | 第55-56页 |
·电梯模型实时监控系统的实现 | 第56-61页 |
第6章 多目标电梯群的智能控制 | 第61-81页 |
·电梯群控系统的多目标性 | 第61-63页 |
·电梯群控系统的特性 | 第61-62页 |
·电梯群系统的控制目标 | 第62-63页 |
·电梯群控系统评价函数的确定 | 第63-67页 |
·多目标规划问题的解法 | 第63-64页 |
·电梯群控系统评价函数的建立 | 第64-67页 |
·基于模糊控制的交通模式识别 | 第67-76页 |
·模糊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第67-70页 |
·交通模式特征量的提取 | 第70-72页 |
·输入量的模糊化 | 第72-74页 |
·模糊推理 | 第74-75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75-76页 |
·智能电梯群控算法仿真 | 第76-81页 |
·仿真客流产生模型 | 第76-79页 |
·算法仿真及分析 | 第79-81页 |
第7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作者简介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