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选择与发展:我国资本市场中的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导言第13-18页
第一章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学理阐释第18-51页
 第一节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及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第18-26页
  一、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性质与定义第18-22页
  二、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及体系第22-26页
 第二节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特征第26-31页
  一、信用性第27-28页
  二、高风险性第28-30页
  三、高专业化第30-31页
 第三节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功能第31-37页
  一、对资本市场的功能第31-35页
  二、对投资者的功能第35页
  三、对证券公司的功能第35-36页
  四、对商业银行的功能第36-37页
  五、对监管者的功能第37页
 第四节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与邻近其他交易的比较第37-51页
  一、与证券现货交易的比较第38-41页
  二、与期货交易的比较第41-43页
  三、与证券透支交易的比较第43-45页
  四、与三方监管的比较第45-47页
  五、与股权质押的比较第47-51页
第二章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发展历史及对我国的启示第51-72页
 第一节 证券融资融券制度交易发展历史简介第51-61页
  一、美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发展第52-55页
  二、日本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发展第55-57页
  三、台湾地区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发展第57-61页
 第二节 我国资本市场对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建设的影响评价第61-72页
  一、法律依据第63-64页
  二、投资者结构第64-66页
  三、融券标的第66-67页
  四、证券公司第67-68页
  五、技术系统第68-69页
  六、证券监管第69-72页
第三章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模式比较及我国的选择第72-102页
 第一节 证券融资融券模式的类别第72-78页
  一、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模式初探第72-73页
  二、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种类第73-77页
  三、简单地比较第77-78页
 第二节 美国的市场化模式:市场化与管控度的平衡第78-81页
  一、高度市场化是美国模式的金融生存环境第78-79页
  二、美国的市场监管:自律与管控的平衡第79-81页
 第三节 日本的专业化模式:垄断与市场的博弈第81-84页
 第四节 台湾地区的兼容模式:市场与专业的调和第84-87页
 第五节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选择第87-102页
  一、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选择背景第88-96页
  二、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选择实践第96-97页
  三、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模式的选择评价第97-102页
第四章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准入制度与基础法律关系解析第102-124页
 第一节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主体准入制度第102-115页
  一、市场准入一般理论第102-107页
  二、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主体准入制度的评价第107-115页
 第二节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主体间法律关系解析第115-124页
  一、有担保的借贷: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基础法律关系第115-118页
  二、信托法律关系:创造性导入的新型法律关系第118-124页
第五章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环节的法律问题研究第124-148页
 第一节 融资融券业务合同与风险揭示书第125-131页
  一、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合同第125-128页
  二、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风险揭示书第128-131页
 第二节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中的登记结算——以账户体系为中心第131-138页
  一、证券交易登记结算制度的一般理论第131-134页
  二、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账户体系设置及相互间法律关系第134-138页
 第三节 盯市、通知与强制平仓第138-142页
  一、逐日盯市第138-139页
  二、通知第139-140页
  三、强制平仓第140-142页
 第四节 担保证券的权益处理第142-148页
  一、担保证券权益处理的法理基础第142-145页
  二、担保证券权益处理的情形及处理方案第145-148页
第六章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管理制度研究第148-173页
 第一节 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种类及风险管理体系第148-156页
  一、风险的种类第148-151页
  二、证券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管理体系第151-156页
 第二节 证券公司内部控制: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风险管理的内因约束第156-164页
  一、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内部控制制度的出台背景第156-158页
  二、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内容第158-164页
 第三节 外部市场监管:证券融资融券交易风险管理的外因保障第164-173页
  一、行政监管——起主导作用的监管力量第166-168页
  二、自律监管——担负一线监管的重任第168-170页
  三、新的监管力量——商业银行对资金的监控第170-173页
第七章 我国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检讨与完善第173-185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的检讨第173-179页
  一、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自身合理性检讨第173-175页
  二、证券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实施的可行性检讨第175-179页
 第二节 我国现行证券融资融券制度的完善建议第179-185页
参考文献第185-202页
后记第202-20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04-205页

论文共2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以股指期货为中心
下一篇: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法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