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验证性虚拟实验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三、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16-17页 |
四、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五、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18-2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验证性虚拟实验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一) 验证性实验 | 第21页 |
(二) 虚拟现实 | 第21页 |
(三) 虚拟实验 | 第21-22页 |
二、 虚拟现实概述 | 第22-23页 |
(一) 虚拟现实的特征 | 第22页 |
(二) 虚拟现实系统的类型 | 第22-23页 |
三、 中学生化学实验基础 | 第23-25页 |
(一) 中学生化学实验兴趣的类型 | 第23-24页 |
(二) 中学生学习实验兴趣的培养 | 第24-25页 |
四、 验证性虚拟实验的理论基础 | 第25-31页 |
(一)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27页 |
(二)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第27-28页 |
(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 | 第28页 |
(四) 自主学习理论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初中化学验证性虚拟实验的设计 | 第31-47页 |
一、 验证性虚拟化学实验的需求分析 | 第31-38页 |
(一) 需求分析理论依据 | 第31-37页 |
(二) 用户调查分析 | 第37-38页 |
二、 验证性虚拟化学实验的设计原则 | 第38-39页 |
(一) 目的性原则 | 第38页 |
(二) 交互性原则 | 第38-39页 |
(三) 科学性原则 | 第39页 |
(四) 启发性原则 | 第39页 |
(五) 安全性原则 | 第39页 |
三、 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思路 | 第39-41页 |
四、 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 | 第41-44页 |
(一) 验证性虚拟实验系统教学模式选择 | 第41-42页 |
(二) 验证性虚拟实验系统的教学设计 | 第42-44页 |
五、 验证性虚拟实验的功能架构 | 第44-47页 |
(一) 实验准备环节 | 第45页 |
(二) 实验主体环节 | 第45-46页 |
(三) 成果评价环节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初中化学验证性虚拟实验的应用与评价 | 第47-54页 |
一、 验证性虚拟实验系统的应用 | 第47-51页 |
(一) 验证性虚拟实验系统的实验流程 | 第47-48页 |
(二) 验证性虚拟实验系统的应用分析 | 第48-51页 |
二、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 | 第51-54页 |
(一)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维度 | 第51-52页 |
(二) 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标准 | 第52-5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7页 |
一、 总结 | 第54-55页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54-55页 |
(二) 研究创新点 | 第55页 |
二、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1 虚拟实验系统使用可行性调查问卷 | 第59-60页 |
附录 2 阜阳师范学院教学媒体评价标准及评分表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