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3-31页 |
1. 我国甜樱桃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3-14页 |
2. 植物内源激素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关系 | 第14-21页 |
·内源激素与果树成花的关系 | 第14-19页 |
·果树花芽分化与植物激素的关系 | 第14-16页 |
·植物激素的相互平衡对果树成花的作用 | 第16-18页 |
·果树花芽分化机理假说 | 第18-19页 |
·植物激素对果树萌芽的作用 | 第19-20页 |
·植物内源激素对果实生长发育的作用 | 第20-21页 |
3 植物激素的检测技术 | 第21-28页 |
·植物激素的提取纯化 | 第21-23页 |
·植物激素的提取 | 第21-22页 |
·植物激素的纯化 | 第22-23页 |
·样品植物激素的测定 | 第23-28页 |
·生物鉴定法 | 第23-24页 |
·免疫学方法 | 第24-25页 |
·物理化学方法 | 第25-28页 |
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生产上的应用及存在问题 | 第28-29页 |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9-31页 |
第一章 内源激素对甜樱桃芽萌发及花束状果枝形成的影响 | 第31-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试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 第31-32页 |
·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第32页 |
·样品采集方法 | 第32页 |
·内源激素测定方法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拉枝对芽内源激素含量及其萌芽成枝的影响 | 第32-33页 |
·刻芽对芽体内源激素含量及其萌芽成枝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对甜樱桃花束状果枝形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第二章 甜樱桃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的研究 | 第35-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材料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甜樱桃果实发育动态 | 第36-37页 |
·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及种子中ZRS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7页 |
·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及种子中GAS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7-38页 |
·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及种子IAA 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8-39页 |
·甜樱桃果实发育进程中果实及种子ABA 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红灯’甜樱桃果实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 | 第40-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GA_3对‘红灯’甜樱桃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 | 第41-45页 |
·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GA_3对‘红灯’甜樱桃坐果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GA_3对‘红灯’甜樱桃果实大小及单果重的影响 | 第42-43页 |
·单独喷施不同浓度的GA3对‘红灯’甜樱桃果实糖酸含量及糖酸比的影响 | 第43-45页 |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对‘红灯’甜樱桃坐果率和品质的影响 | 第45-50页 |
·GA_3与6-BA 配合使用对‘红灯’甜樱桃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 | 第45-47页 |
·GA3与6-KT 配合使用对‘红灯’甜樱桃坐果率及品质的影响 | 第47-50页 |
讨论 | 第50-56页 |
1. 内源激素对甜樱桃芽萌发及花束状果枝形成的影响 | 第50-52页 |
·内源激素及其平衡与萌芽的关系 | 第50-51页 |
·拉枝对甜樱桃芽体内源激素含量及其萌芽的影响 | 第51页 |
·刻芽对甜樱桃芽体内源激素含量及其萌芽的影响 | 第51-52页 |
2. 甜樱桃果实及种子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及其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 第52-54页 |
·‘红灯’甜樱桃果实生长动态 | 第52页 |
·甜樱桃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与种子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关系 | 第52页 |
·甜樱桃果实生长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第52-53页 |
·甜樱桃落果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第53-54页 |
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甜樱桃座果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赤霉素类物质对甜樱桃坐果率的影响 | 第54页 |
·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对坐果率的影响 | 第54-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硕士在读期间形成的论文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