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中国家电业的品牌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经济时代和营销理论的演进 | 第12-13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向 | 第13-16页 |
第一章 长虹发展瓶颈与营销创新背景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困境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来自长虹内部的变革 | 第17-20页 |
一、新长虹企业战略的调整 | 第17-18页 |
二、从生产导向到消费者导向的转型 | 第18-19页 |
三、核心能力的打造 | 第19-20页 |
第三节 内部变革催生营销创新 | 第20-22页 |
一、从品牌的观点来看待市场 | 第20页 |
二、以品牌体验来提升品牌价值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体验与体验营销概述 | 第22-31页 |
第一节 体验与体验经济 | 第22-26页 |
一、体验的定义、性质及分类 | 第22-24页 |
二、经济形态的区分与演进 | 第24-26页 |
第二节 体验营销产生的背景 | 第26-28页 |
一、体验经济—为供方和受方同时带来价值增值 | 第26-27页 |
二、体验营销正在改变游戏规则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比较 | 第28-31页 |
一、关注的侧重点 | 第28-29页 |
二、对竞争的理解 | 第29页 |
三、对顾客的价值判断 | 第29页 |
四、思考问题的方法 | 第29-30页 |
五、品牌塑造方法不同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体验营销的初尝试--“长虹感观革命” | 第31-44页 |
第一节 以体验营销引领行业新标准 | 第31-32页 |
第二节 体验营销的基本工具 | 第32-34页 |
一、战略体验模块(SEM) | 第32-34页 |
二、混合式体验营销 | 第34页 |
第三节 “感观就是标准”营销战役 | 第34-44页 |
一、以“感官”的名义---感观就是标准的提出 | 第35-37页 |
二、引入思考营销---激发多方讨论 | 第37-40页 |
三、借力行动营销---感观评判师征集活动 | 第40-42页 |
四、以混合体验引发全面关注 | 第42-44页 |
第四章 长虹品牌体验的全面规划 | 第44-60页 |
第一节 品牌塑造方式的演进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品牌体验始于对顾客的理解(体验洞察) | 第45-49页 |
一、厘清目标顾客 | 第45-46页 |
二、在接触点上追踪体验 | 第46-47页 |
三、分析竞争对手的顾客体验 | 第47-49页 |
第三节 长虹顾客体验平台的建立(体验策略) | 第49-51页 |
一、顾客体验平台的基本框架 | 第49-50页 |
二、长虹顾客品牌体验平台的设计 | 第50-51页 |
第四节 长虹顾客体验的全面导入与实施方案(体验实施) | 第51-60页 |
一、全面顾客体验起步 | 第51-53页 |
二、全面体验实施工具---体验矩阵 | 第53-54页 |
三、长虹品牌体验矩阵及实施规划 | 第54-60页 |
第五章 品牌体验带来的品牌价值提升 | 第60-67页 |
第一节 品牌资产及品牌资产价值衡量 | 第60-63页 |
一、品牌资产价值的构成 | 第60-61页 |
二、品牌资产价值的衡量(管理资产) | 第61-63页 |
第二节 体验营销对品牌资产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一、对认知品质与领导力指标的影响 | 第63页 |
二、对联想与差异性指标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三、对忠诚度指标的影响 | 第64页 |
第三节 长虹品牌价值资产的显著提升 | 第64-67页 |
第六章 体验营销的启示与未来展望 | 第67-71页 |
第一节 长虹体验营销对我们的启示 | 第67-69页 |
一、对体验营销的认识偏差 | 第67页 |
二、了解如何改善消费者体验 | 第67-68页 |
三、体验营销是可控的 | 第68-69页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69-70页 |
第三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研究方向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