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市经济管理论文--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论文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30页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研究意义第13-14页
   ·研究范围及界定第14-16页
     ·城市建设用地的地域范围与“建设用地”类型界定第14-15页
     ·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概念边界设定第15-16页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发展现状第16-25页
     ·关于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研究第17-20页
     ·关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第20-25页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第25-28页
     ·研究视角与目标第25-26页
     ·研究内容第26-27页
     ·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7-28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第28-30页
2 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相关理论问题探讨第30-46页
   ·城市建设用地及其特征第30-32页
   ·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第32-35页
     ·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构成第32页
     ·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影响因素第32-35页
   ·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第35-37页
     ·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影响因素第35-36页
     ·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的增量扩张与存量调整第36-37页
   ·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第37-39页
     ·城市建设用地供需平衡基本概念第37-38页
     ·城市建设用地供需规律第38-39页
   ·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内涵与特征第39-44页
     ·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内涵第39-43页
     ·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基本特征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3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现状评价第46-74页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效益评价第46-51页
     ·地均产出效益低下第46-49页
     ·建设用地扩张过快第49-51页
     ·生态环境效应不高第51页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评价第51-55页
     ·工业仓储用地占地比例过高,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第52-54页
     ·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化用地比例偏低第54-55页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潜力评价第55-72页
     ·增量供应潜力评价第55-57页
     ·存量供应潜力评价第57-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4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变革第74-90页
   ·当前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及其局限第74-77页
     ·当前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第74-75页
     ·当前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的局限第75-77页
   ·改革当前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的必要性第77-78页
   ·新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及其内容第78-87页
     ·新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第78-80页
     ·新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方式内容构成第80-87页
   ·本章小结第87-90页
5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实现第90-136页
   ·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目标.第90页
   ·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优化模型简介第90-94页
     ·线性规划模型第91页
     ·模糊线性规划模型第91-92页
     ·灰色线性规划模型第92-93页
     ·多目标规划模型第93页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第93-94页
   ·系统动力学理论基础.第94-99页
     ·系统动力学简介第94-95页
     ·系统动力学模型特征第95-99页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局限性第99页
   ·SD-MOP 整合模型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的优越性第99-100页
   ·SD-MOP 整合模型的构建流程第100-106页
   ·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SD-MOP 整合模型的构建第106-133页
     ·确定系统目标和建模目的第106-107页
     ·确定系统模型结构、系统整体因果关系图和流图第107-111页
     ·系统模型方程和参数估计第111-115页
     ·系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和敏感性因素识别第115-116页
     ·MOP 模型的建立和求解.第116-117页
     ·模型模拟仿真和结果分析第117-124页
     ·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供应规模合理性综合评价第124-128页
     ·重庆市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动态调整第128-133页
   ·本章小结第133-136页
6 重庆城市建设用地合理供应规模保障措施及建议第136-158页
   ·加强基础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第136-138页
   ·实行土地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第138-140页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集约利用思想指导重庆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第140-152页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健全考核体系第140-143页
     ·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提高用地效率第143-147页
     ·加快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完善拆迁补偿机制第147-149页
     ·有效利用城市多维空间,积极挖掘建设用地内部供应潜力第149页
     ·规范农地流转,严格控制城市增量土地供应第149-152页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城市建设用地的供应管理第152-155页
   ·本章小结第155-158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58-162页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58-161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参考文献第163-175页
附录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土地供给制度分析
下一篇:绿僵菌海藻糖合成酶1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