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寻根文学”的后现代性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一、导言 | 第8-20页 |
(一) “寻根文学” | 第8-14页 |
1、“寻根文学”缘起的外在动因 | 第10-12页 |
2、“寻根文学”缘起的内在根由 | 第12-14页 |
(二) 后现代性 | 第14-16页 |
(三) “寻根文学”与后现代性 | 第16-20页 |
二、非中心化:解构意识与颠覆性叙事 | 第20-27页 |
(一) 反正统:一元叙事的颠覆与多元意义的展开 | 第20-23页 |
(二) 反英雄:民间意识的复苏与平民精神的张扬 | 第23-27页 |
三、非历史化:简单历史进化论的遗弃与原生态的展示 | 第27-35页 |
(一) 反时间理性:社会政治背景的淡化 | 第28-30页 |
(二) 反线性逻辑:拒绝机械进步观 | 第30-35页 |
四、非主体化: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 第35-42页 |
(一) 反支配:人与自然的平等共处 | 第35-37页 |
(二) 反命名:人物的失名状态 | 第37-39页 |
(三) 反确定:叙事的不确定性 | 第39-42页 |
五、结语 | 第42-46页 |
(一) 寻根意图的自我解构 | 第42-43页 |
(二) “寻根文学”的后现代性与后“寻根文学” | 第43-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