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艺术与作家主体的心灵共振--中国现代作家自传的形态类型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引论 | 第8-12页 |
一、史诗型:融合个人于历史的宏大叙事 | 第12-25页 |
(一) 传主作为历史代言人的自觉承担 | 第13-17页 |
(二) 自传文本中浓厚的历史叙事 | 第17-22页 |
(三) 创作格调:史诗气魄与社会效应 | 第22-25页 |
二、述志型:个人心境的婉转叙述 | 第25-36页 |
(一) 创作动机:排遣烦恼、吐露心曲 | 第25-29页 |
(二) 真诚、坦率的个人心迹表白 | 第29-33页 |
(三) 独特的叙述方式:完全自我的叙述立场 | 第33-36页 |
三、情感倾诉型:作家心头热情的充分释放 | 第36-46页 |
(一) 情感倾诉源于作家恒定的创作心态 | 第36-38页 |
(二) 创作内涵中灌注的鲜明情感色调 | 第38-42页 |
(三) 创作方法:热情投入、以情动人 | 第42-46页 |
四、“纯文学”型:追求艺术完美的自传样式 | 第46-55页 |
(一) 传主对自传“文学性”特质的特别诉求 | 第46-48页 |
(二) 自传创作文本蕴有的独特艺术质素 | 第48-50页 |
(三) 类似“自叙传”的艺术审美效应 | 第50-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