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客运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5-20页 |
·高速铁路各站型车站通过能力 | 第15-17页 |
·咽喉布置对通过能力的影响 | 第17-18页 |
·到发线布置对车站通过能力的影响 | 第18页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18-20页 |
第3章 高速铁路客运站作业及时间标准 | 第20-30页 |
·高速铁路客运站技术设备 | 第20页 |
·高速铁路客运站技术作业过程 | 第20-23页 |
·高速铁路客运站的各项作业时间标准 | 第23-30页 |
·咽喉被占用时间标准 | 第23-25页 |
·到发线占用时间标准 | 第25-30页 |
第4章 高速铁路客运站通过能力数学模型 | 第30-44页 |
·通过能力模型建立 | 第30-38页 |
·构建车站网络拓扑图 | 第30-32页 |
·构建车站最大平行进路 | 第32-33页 |
·通过能力计算模型 | 第33-38页 |
·算法设计 | 第38-44页 |
·算法设计思想 | 第38-40页 |
·算法步骤 | 第40-44页 |
第5章 系统设计与实例分析 | 第44-56页 |
·系统分析与设计 | 第44-50页 |
·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实例计算 | 第51-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附录 | 第62-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