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光学仪器论文

GJ-4型共焦测头的结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三坐标测量机和三坐标测头简介第8-10页
     ·三坐标测量机简介第8页
     ·三坐标测头简介第8-9页
     ·三坐标测头的发展方向第9-10页
   ·非接触式测头第10-13页
     ·激光三角法测头第10-11页
     ·离焦法测头第11-13页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历代共焦测头介绍及相关问题分析第14-26页
   ·共焦测头的测量原理第14-17页
     ·主动调焦法测量原理第14-15页
     ·振动透镜位移量与物镜聚光点位移量之间函数关系的推导第15-17页
   ·历代测头的比较第17-20页
     ·第一代共焦测头第17-18页
     ·第二代共焦测头第18-19页
     ·第三代共焦测头第19页
     ·小结第19-20页
   ·时间差法的测量原理第20-22页
   ·小孔光阑偏离理想位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第22-26页
第三章 GJ-4 型测头的系统结构设计第26-55页
   ·音叉激振系统第26-28页
     ·音叉结构尺寸的确定第26-27页
     ·音叉的正反馈激励系统第27-28页
   ·GJ-4 型测头的改进光路第28-29页
   ·GJ-4 型测头中光学元件的选型第29-37页
     ·非球面物镜第29-31页
     ·光电接收器第31-34页
     ·其他元件的选型第34-37页
   ·GJ-4 型测头的机械结构设计第37-47页
     ·测头的整体结构第38-41页
     ·主要组件第41-43页
     ·光电接收器的径向调节机构第43-45页
     ·光电接收器的轴向调节机构第45-46页
     ·小孔光阑的径向调节机构第46页
     ·平行光的调节机构第46-47页
   ·GJ-4 测头中电路部分的改变第47-49页
   ·GJ-4 型测头中振动透镜位移量和系统焦平面之间的函数关系第49-53页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GJ-4 型测头的安装与调试第55-64页
   ·各个组件的安装第55-58页
     ·激光器组件的安装第55-56页
     ·平凸透镜组件的安装第56页
     ·小孔光阑组件的安装第56-57页
     ·非球面物镜组件第57页
     ·光电接收器组件第57-58页
     ·线圈组件的安装第58页
   ·前期的安装调整第58-59页
   ·小孔光阑的调节第59-60页
   ·音叉的安装第60页
   ·平行光的调节第60-61页
   ·光电接收器的调节第61-64页
     ·汇聚光点位于小孔不同位置的分析第61-62页
     ·光电接收器的调节第62-64页
第五章 实验第64-69页
   ·新测头测量范围的确定实验第64-65页
   ·新测头的可测角度的确定实验第65页
   ·新测头对不同被测表面测量信号强度的实验第65-66页
   ·新测头的重复性实验第66-67页
   ·新测头的精度实验第67-68页
   ·对小孔偏移所引起的误差对比实验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主要工作总结第69页
   ·技术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大尺寸扫描测量系统研究
下一篇:圆光栅回转式压电微角度执行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