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 创新素质内涵及生成机理 | 第11-13页 |
·创新素质内涵 | 第11-12页 |
·创新素质生成机理 | 第12-13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研究现状和问题 | 第13-14页 |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实践研究现状和问题 | 第14-15页 |
·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实践现状和问题 | 第15-16页 |
3. 课题提出、研究意义和创新性 | 第16-19页 |
·课题提出 | 第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要 | 第16-17页 |
·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 第17页 |
·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的需要 | 第17-18页 |
·研究的创新性 | 第18-19页 |
·提出了高中生创新素质培养机制 | 第18页 |
·完整的高中生物学创新活动设计 | 第18页 |
·实施多种创新素质评价方法 | 第18页 |
·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创新素质培养的机制研究 | 第19-25页 |
1. 高中生物教学活动中影响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因素分析 | 第21-22页 |
2. 高中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机制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创新素质培养的教学活动研究 | 第25-50页 |
1. 培养高中生创新素质的四种生物课堂教学活动分析 | 第25-29页 |
·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 第25-26页 |
·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 第26-27页 |
·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 第27-28页 |
·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 第28-29页 |
2. 培养高中生创新素质的生物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 第29-49页 |
·生命科学史重演活动 | 第30-32页 |
·生物学建模活动 | 第32-43页 |
·实验设计活动 | 第43-46页 |
·实验操作活动 | 第46-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 第50-75页 |
1. 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堂环境 | 第50-54页 |
·构建良好课堂生态系统 | 第50-51页 |
·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 | 第51-52页 |
·师生与教材建立理解的“超越”关系 | 第52-54页 |
2. 通过科学精神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 第54-57页 |
·科学精神的结构层次分析 | 第54-55页 |
·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高中生科学精神的实施策略 | 第55-57页 |
3. 通过知识结构化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 第57-64页 |
·知识结构化能力的内涵 | 第57-58页 |
·培养知识结构化能力的实践 | 第58-64页 |
4. 通过质疑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 第64-69页 |
·生物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概述 | 第64-65页 |
·培养质疑能力的实施策略 | 第65-69页 |
5. 通过探究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创新素质 | 第69-74页 |
·科学探究能力要素及其培养目标 | 第69-70页 |
·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实施策略 | 第70-74页 |
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 第75-95页 |
1. 创新素质评价方法 | 第75-79页 |
·通过观察评价创新素质 | 第75-76页 |
·通过考试评价创新素质 | 第76-78页 |
·通过心理测评法评价创新素质 | 第78-79页 |
2. 创新素质培养的有效性实验研究 | 第79-94页 |
·关于实验的说明 | 第79-81页 |
·实验目的 | 第79页 |
·实验假设 | 第79页 |
·实验方法和对象 | 第79页 |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实验程序 | 第80-81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81-92页 |
·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发展 | 第81页 |
·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 第81-82页 |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 | 第82-92页 |
·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 | 第92-94页 |
·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显著原因分析 | 第92-93页 |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明显提高的原因分析 | 第93-94页 |
小结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7页 |
附录 | 第97-99页 |
后记 | 第99-100页 |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