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朔三号井工矿边邦开采区地表沉陷规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外地表沉陷理论的研究发展 | 第12-13页 |
·我国开采沉陷理论的研究发展 | 第13-15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开采沉陷理论研究 | 第18-32页 |
·开采沉陷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开采沉陷的基本特征 | 第20-28页 |
·三带理论 | 第20-22页 |
·地表移动盆地的形成过程 | 第22-23页 |
·地表移动盆地的移动和变形指标 | 第23-25页 |
·不同开采规模下地表沉陷的一般规律 | 第25-28页 |
·开采沉陷的预计 | 第28-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 第32-41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32-35页 |
·地理位置及交通 | 第32-33页 |
·地形地貌 | 第33-35页 |
·气候 | 第35页 |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35-39页 |
·地层 | 第35-38页 |
·构造 | 第38页 |
·煤层 | 第38-39页 |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数值模拟方法的选择 | 第41-50页 |
·FLAC~(3D) 方法简介 | 第41-45页 |
·FLAC~(3D) 的主要特点 | 第41-42页 |
·FLAC~(3D) 的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FLAC~(3D) 的求解流程 | 第43-45页 |
·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45-49页 |
·传统的计算方法 | 第45页 |
·不加接触面的空模型法 | 第45-46页 |
·接触面法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开采沉陷规律研究 | 第50-7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数据处理 | 第50-51页 |
·模型建立 | 第51-53页 |
·计算参数和边界条件的选取 | 第53-55页 |
·材料性质参数和本构关系的选取 | 第54-55页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的确定 | 第55页 |
·开挖过程的模拟 | 第55-57页 |
·空模型 | 第56页 |
·开挖步骤 | 第56-57页 |
·计算结果 | 第57-66页 |
·地表沉陷规律以及开采影响半径研究 | 第66-73页 |
·各个工作面采完后走向断面的地表移动曲线 | 第66-71页 |
·开采沉陷稳定后影响半径研究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主要结论 | 第75页 |
·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