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蒙古族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 汉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绪论 | 第7-12页 |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7-8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通辽市概况 | 第12-22页 |
| ·通辽市行政区划 | 第12-13页 |
| ·民族构成与分布 | 第13-17页 |
| ·民族构成 | 第13-16页 |
| ·民族分布情况 | 第16-17页 |
| ·社会发展状况 | 第17-22页 |
| 第二章 通辽市蒙古族教育回顾 | 第22-26页 |
| ·起步发展(1949—1966) | 第22-23页 |
| ·"文革"曲折受挫(1966—1977) | 第23页 |
| ·繁荣发展(1978—至今)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通辽市蒙古族教育现状分析 | 第26-43页 |
| ·通辽市蒙古族各类教育的现状 | 第26-32页 |
| ·幼儿教育 | 第26-28页 |
| ·义务教育 | 第28-30页 |
| ·中等职业教育 | 第30-32页 |
| ·通辽市蒙古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 ·蒙古族幼儿教育授课语言的选择问题 | 第32-33页 |
| ·蒙古族中小学布局不合理,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 | 第33-34页 |
| ·蒙古族教师素质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34-35页 |
| ·蒙语授课中小学的办学质量和效益较低 | 第35-36页 |
| ·职业教育缺乏针对性,不能合理的调整当地的劳动力 | 第36-37页 |
| ·通辽市蒙古族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7-40页 |
| ·传统价值观念因素 | 第37-38页 |
| ·经济因素 | 第38页 |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8-39页 |
| ·蒙古族教育自身因素 | 第39-40页 |
| ·通辽市蒙古族教育发展滞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40-43页 |
| ·不利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 第41页 |
| ·不利于本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才培养 | 第41-42页 |
| ·不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民族间事实上的差距 | 第42页 |
| ·不利于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通辽市蒙古教育发展的对策 | 第43-50页 |
| ·新时期发展通辽市蒙古族教育的原则 | 第43-46页 |
| ·指导思想 | 第43-44页 |
| ·基本原则 | 第44页 |
| ·政策与法律保障 | 第44-46页 |
| ·促进通辽市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 | 第46-50页 |
| ·更新观念,促进蒙古族教育的健康发展 | 第46-47页 |
| ·积极推进蒙古族教育的均衡发展 | 第47-48页 |
| ·加大教育投入是蒙古族教育发展的基础 | 第48-49页 |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 第49页 |
| ·贯彻民族政策,畅通蒙古族学生的就业渠道 | 第49-50页 |
| 总结思考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附录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