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

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新源县为例

内容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一、绪论第8-11页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8-9页
  1.研究背景第8页
  2.研究目的第8-9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1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9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9-11页
二、加强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政府职能的重要意义第11-17页
 (一) 促进城乡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第11-13页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第11页
  2.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和隐性失业问题第11-12页
  3.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第12页
  4.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12-13页
 (二) 解决民生问题,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第13-15页
  1.增加农牧民收入第13页
  2.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第13-14页
  3.完善教育机制第14页
  4.推动就业政策的不断完善第14-15页
 (三) 增强民族地区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第15-16页
 (四) 维护大局稳定,保障国家安全第16-17页
三、新源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第17-21页
 (一) 新源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第17-18页
  1.转移的规模及构成第17页
  2.转移的方式及去向第17-18页
  3.转移行业及成效第18页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21页
  1.思想认识不足,组织力度欠缺第19页
  2.信息获取滞后,转移质量不高第19页
  3.基层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第19页
  4.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第19-20页
  5.双语水平较差,难以适应需求第20页
  6.区域环境制约,转移困难较大第20页
  7.生活差异较大,长期困难较多第20-21页
四、新源县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主要行为分析第21-30页
 (一) 加强宣传引导,拉动劳动力转移第21-23页
  1.创新宣传,转变观念第21-22页
  2.现身说法,带动转移第22页
  3.效益显著,刺激转移第22-23页
 (二) 完善组织管理,保障转移成效第23-25页
  1.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规划第23页
  2.发挥政府作用,强化组织工作第23-24页
  3.搭建劳务平台,促进转移就业第24页
  4.干部教师负责,明确工作责任第24页
  5.党员干部带动,发挥示范作用第24-25页
  6.突出以人为本,狠抓服务质量第25页
 (三) 加大教育培训,确保转移规模第25-27页
  1.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方针第25-26页
  2.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第26页
  3.大力开展汉语和引导性培训第26-27页
  4.大规模开展订单培训与定向输出第27页
 (四) 打造劳务品牌,提高转移质量第27-28页
  1.立足区域特色,创建劳务品牌第27-28页
  2.树立先进典型,示范引导带动第28页
 (五) 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农民工权益第28-29页
 (六) 强化服务管理,营造宽松环境第29-30页
  1.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加强管理服务第29页
  2.加强保障机制,促进务工人员安心工作第29-30页
五、进一步完善政府在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职能建设第30-41页
 (一) 宣传引导职能第30-32页
  1.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第30-31页
  2.促使农牧民转变观念第31-32页
  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第32页
 (二) 服务管理职能第32-38页
  1.加强各部门沟通与合作第33页
  2.深化人力资源开发第33-34页
  3.强化双语教育第34页
  4.构建农村教育体系第34-35页
  5.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第35-36页
  6.扩大就近就地转移规模第36-37页
  7.拓展劳动力转移接收地第37-38页
  8.加强自主创业扶持力度第38页
 (三) 后勤保障职能第38-41页
  1.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网络第38页
  2.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第38-39页
  3.打造农村人文环境体系第39页
  4.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第39-40页
  5.提高输出质量,控制输出数量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注释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件第46-47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模式探析--以乌鲁木齐城市社区为例
下一篇:影响新疆农民收入增加因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