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32页 |
1 创业定义 | 第12-13页 |
2 创业者的定义 | 第13-14页 |
3 创业意向 | 第14-29页 |
·创业意向的概念 | 第14-15页 |
·创业意向的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创业意向模型及其发展 | 第19-25页 |
·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 第25-29页 |
4 创业态度 | 第29-32页 |
·创业态度的概念 | 第29页 |
·创业态度的测量 | 第29-30页 |
·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30-32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2-35页 |
1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 第32页 |
2 研究目的 | 第32-33页 |
3 研究模型 | 第33页 |
4 研究假设 | 第33-35页 |
第四部分 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 | 第35-39页 |
1 研究步骤 | 第35-3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36-39页 |
·研究对象 | 第36页 |
·研究工具 | 第36-37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7-39页 |
第五部分 研究结果 | 第39-70页 |
1 创业意向量表的修订 | 第39-43页 |
·项目分析 | 第39-40页 |
·效度分析 | 第40-42页 |
·信度分析 | 第42-43页 |
2 希求性知觉量表的修订 | 第43-46页 |
·项目分析 | 第43页 |
·效度分析 | 第43-46页 |
·信度分析 | 第46页 |
3 可行性知觉量表的修订 | 第46-49页 |
·项目分析 | 第46-47页 |
·效度分析 | 第47-49页 |
·信度分析 | 第49页 |
4 创业态度量表的修订 | 第49-53页 |
·项目分析 | 第49-50页 |
·效度分析 | 第50-53页 |
·信度分析 | 第53页 |
5 各变量的人口统计学分析 | 第53-60页 |
·基于大学生性别的差异比较 | 第54-55页 |
·基于大学生在工作经验上的差异比较 | 第55-57页 |
·基于大学生父母亲是否是创业者的差异比较 | 第57页 |
·基于大学生在专业上的差异比较 | 第57-58页 |
·基于大学生在学历上的差异比较 | 第58-60页 |
6 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60-61页 |
·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60-61页 |
·创业态度对创业意向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61页 |
7 创业态度和希求性知觉、可行性知觉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61-64页 |
·创业态度和希求性知觉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61-62页 |
·创业态度和可行性知觉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62-63页 |
·创业态度对希求性知觉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63页 |
·创业态度对可行性知觉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63-64页 |
8 创业意向和希求性知觉、可行性知觉之间的关系研究 | 第64-65页 |
·创业意向和希求性知觉、可行性知觉之间的相关分析 | 第64-65页 |
·希求性知觉、可行性知觉对创业意向预测作用的回归分析 | 第65页 |
9 希求性知觉、可行性知觉在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65-70页 |
第六部分 综合讨论 | 第70-76页 |
1 量表的修订 | 第70-71页 |
·创业意向量表的修订 | 第70页 |
·希求性知觉量表和可行性知觉量表的修订 | 第70-71页 |
·创业态度量表的修订 | 第71页 |
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 | 第71-73页 |
3 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73-74页 |
4 创业态度与希求性知觉和可行性知觉的关系 | 第74页 |
5 希求性知觉和可行性知觉与创业意向的关系 | 第74-75页 |
6 希求性知觉和可行性知觉在创业态度和创业意向之间的中介作用 | 第75-76页 |
第七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1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7-79页 |
·研究不足 | 第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5页 |
中文文献 | 第79-80页 |
英文文献 | 第80-85页 |
附录 | 第85-88页 |
后记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