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以荆门农谷为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第13-18页
        1.3.1 农业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第13-16页
        1.3.2 基于体验感知的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第16-18页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第18-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1-30页
    2.1 相关概念第21-24页
        2.1.1 农业园第21页
        2.1.2 体验式旅游第21-22页
        2.1.3 体验性景观第22页
        2.1.4 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第22-23页
        2.1.5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第23-24页
    2.2 相关理论基础第24-28页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24-25页
        2.2.2 体验经济与体验旅游第25-27页
        2.2.3 环境体验感知理论第27-28页
    2.3 小结第28-30页
第三章 农业园体验需求调查分析第30-38页
    3.1 调查目的第30页
    3.2 调查对象第30-31页
    3.3 问卷设计第31-37页
        3.3.1 调查对象对体验式农业园的认知及态度第31-32页
        3.3.2 调查对象对现有农业园体验性景观的主观感受第32-34页
        3.3.3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第34-37页
    3.4 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的研究分析第38-52页
    4.1 农业园景观体验感知分析第38-39页
    4.2 农业园景观体验层次需求分析第39-40页
    4.3 农业园景观要素第40-47页
        4.3.1 农田物质景观要素第41-42页
        4.3.2 农业生产景观要素第42页
        4.3.3 人文自然景观体验要素第42-47页
    4.4 按农业园景观客体的角度分类第47-50页
    4.5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特征第50-51页
        4.5.1 农业园体验景观功能参与性第50页
        4.5.2 农业园体验景观主题展示多元性第50-51页
        4.5.3 农业园体验景观形态共鸣性第51页
        4.5.4 农业园体验景观发展可持续性第51页
    4.6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第52-68页
    5.1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原则与目标第52-55页
        5.1.1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第52-53页
        5.1.2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第53-55页
        5.1.3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第55页
    5.2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步骤第55-58页
        5.2.1 体验性景观资源调查分析第56页
        5.2.2 沟通探讨初步构想第56-57页
        5.2.3 景观规划设计阶段第57-58页
        5.2.4 意见征询及反馈第58页
        5.2.5 成果展现第58页
    5.3 农业园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第58-68页
        5.3.1 资源分析评价第58-59页
        5.3.2 总体定位第59-60页
        5.3.3 功能分区第60-61页
        5.3.4 总体布局第61-62页
        5.3.5 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第62-66页
        5.3.6 体验性游憩规划设计第66-68页
第六章 实例研究——荆门农谷体验性景观规划设计第68-88页
    6.1 项目概况第68-71页
        6.1.1 项目区位分析第68-69页
        6.1.2 区域交通概况第69页
        6.1.3 上位规划背景第69-70页
        6.1.4 基地现状分析第70-71页
    6.2 资源条件分析第71-72页
    6.3 景观规划目标、原则与理念第72-73页
        6.3.1 景观规划目标第72页
        6.3.2 景观规划原则第72页
        6.3.3 景观规划理念第72-73页
    6.4 总体定位第73-74页
        6.4.1 项目定位第73-74页
        6.4.2 定位演绎第74页
    6.5 总体布局第74-76页
    6.6 体验性景观规划第76-79页
        6.6.1 植物景观规划第76-77页
        6.6.2 水体景观规划第77-78页
        6.6.3 建筑景观规划第78页
        6.6.4 道路景观规划第78-79页
    6.7 体验性活动规划第79-83页
        6.7.1 农业景观体验第79-80页
        6.7.2 工艺作坊体验第80-81页
        6.7.3 休闲娱乐体验第81页
        6.7.4 科普教育体验第81-82页
        6.7.5 风情街区体验第82页
        6.7.6 特色购物体验第82-83页
    6.8 体验性游线规划第83-87页
        6.8.1 美丽新生游第83-84页
        6.8.2 休闲度假游第84-85页
        6.8.3 陶冶心灵游第85页
        6.8.4 奖励度假游第85-86页
        6.8.5 和谐生态游第86-87页
    6.9 小结第87-88页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第88-90页
    7.1 研究结论第88-89页
    7.2 研究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附录第96-99页
致谢第99-10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司法学生和狱警的心理、人格与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下一篇:城管行政执法研究--以温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