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基于生物电阻抗谱测量的注水肉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注水肉检测技术发展现状第10-14页
        1.2.1 传统方法第10-11页
        1.2.2 无损检测方法第11-14页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页
    1.4 本章小结第14-15页
2 生物电阻抗谱的理论基础和测量方法第15-21页
    2.1 生物组织等效电路模型第15-16页
    2.2 Cole-Cole模型第16-17页
    2.3 生物电阻抗测量技术第17-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用于生物电阻抗谱测量的电流源分析第21-33页
    3.1 压控电流源模型第21页
    3.2 电路分析第21-25页
        3.2.1 Howland电路第22-23页
        3.2.2 Tietze型双运放电路第23页
        3.2.3 AD844电路第23-24页
        3.2.4 AD8130电路第24-25页
    3.3 仿真分析第25-28页
        3.3.1 Howland电流源第25-26页
        3.3.2 Tietze型双运放电流源第26-27页
        3.3.3 AD844电流源第27页
        3.3.4 AD8130电流源第27页
        3.3.5 输出阻抗对比第27-28页
    3.4 实验结果第28-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注水肉BIS测量系统设计第33-61页
    4.1 外设模块介绍第33-43页
        4.1.1 激励信号生成模块第33-37页
        4.1.2 压控电流源模块第37-38页
        4.1.3 模数转换模块第38-39页
        4.1.4 U盘存储模块第39-40页
        4.1.5 液晶显示模块第40-41页
        4.1.6 供电模块第41-43页
    4.2 基于NIOS软核的SOPC设计第43-53页
        4.2.1 SOPC第43页
        4.2.2 NIOS软核第43-44页
        4.2.3 硬件开发环境第44-47页
        4.2.4 自定义软核的构建第47-53页
    4.3 基于NIOS的软件设计第53-56页
        4.3.1 主程序设计第54页
        4.3.2 基于CH376S的U盘文件操作第54-56页
        4.3.3 OLED液晶显示程序第56页
    4.4 仪器校准第56-58页
    4.5 测量电极设计第58-59页
    4.6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注水肉BIS测量与识别实验第61-77页
    5.1 实验模型设计第61页
    5.2 肉类阻抗谱测量实验第61-63页
    5.3 马氏距离判别分析法第63-65页
    5.4 实验结果分析第65-76页
        5.4.1 BIS判别注水肉第65-73页
        5.4.2 BIS区分不同种类的肉第73-74页
        5.4.3 肉类新鲜程度监测第74-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全文总结第77页
    6.2 课题展望第77-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MAH制度下我国药品委托生产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下一篇:工程招投标程序的规范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