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政务处分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页
        1.1.2 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9-13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的方法第13页
        1.3.1 文献分析法第13页
        1.3.2 社会调查法第13页
        1.3.3 比较研究法第13页
2 政务处分理论概述第13-20页
    2.1 政务处分的定义第13-15页
    2.2 政务处分的行使主体第15-16页
    2.3 政务处分的对象第16-17页
    2.4 政务处分的内容第17-18页
    2.5 政务处分的效力第18-20页
3 政务处分相关概念比较第20-23页
    3.1 行政处分第20-21页
    3.2 政纪处分第21-22页
    3.3 党纪处分和党纪政务处分第22-23页
4 政务处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3-33页
    4.1 政务处分的发展现状第23-26页
        4.1.1 政务处分的法律规范制定现状第23-24页
        4.1.2 政务处分的实施困境现状第24-25页
        4.1.3 政务处分的适用现状第25-26页
    4.2 政务处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6-33页
        4.2.1 政务处分与机关内部处分协同性不足第26-28页
        4.2.2 政务处分实施理念存在不足之处第28-29页
        4.2.3 政务处分效力存在减损风险第29-30页
        4.2.4 政务处分纠错程序不完善第30-32页
        4.2.5 政务处分司法救济部分缺位第32-33页
5 政务处分制度完善优化途径第33-42页
    5.1 完善政务处分权与机关内部处分的协同关系第33-35页
        5.1.1 确立政务处分优先权位阶第34-35页
        5.1.2 保障公职人员所属单位的处分建议权和异议权第35页
        5.1.3 政务处分规范中确立“一事一罚”原则第35页
    5.2 引导政务处分实施理念健康发展第35-36页
        5.2.1 提升监察机关和监察工作者执纪理念水平第35-36页
        5.2.2 增强处分决定程序科学性第36页
    5.3 强化政务处分效力保障的制度设计第36-37页
        5.3.1 建立政务处分执行效果反馈程序第36-37页
        5.3.2 组建政务处分执行协同机构第37页
        5.3.3 健全政务处分送达执行责任体系第37页
    5.4 完善政务处分纠错程序第37-39页
        5.4.1 确立“申诉不加重处罚”原则第38页
        5.4.2 拓宽处分复审复查申请主体范围第38-39页
        5.4.3 确立监察机关自我审查和撤销、变更处分程序第39页
    5.5 完善政务处分权司法救济体系第39-42页
        5.5.1 政务处分司法救济制度路径选择——监察法庭第40-41页
        5.5.2 政务处分国家赔偿制度构建——监察赔偿第41-42页
6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致谢第45-46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哲学研究
下一篇:论对监察委员会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