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审美的雨水公园设计研究--以美国Paynes Prairie州立公园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2-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3 基础理论 | 第15-22页 |
1.3.1 视觉审美关键概念 | 第15-17页 |
1.3.2 城市雨水管理关键概念 | 第17-2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1.5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23-25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2 研究综述 | 第25-36页 |
2.1 国外雨水公园理论研究与发展 | 第25-27页 |
2.2 国内雨水公园理论研究与发展 | 第27-28页 |
2.3 国内外雨水公园实践概述 | 第28-35页 |
2.3.1 国外实践 | 第28-30页 |
2.3.2 国内实践 | 第30-3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3 公园设计与视觉审美的联系认知研究 | 第36-58页 |
3.1 公园的发展历程研究 | 第36-39页 |
3.1.1 公园的基本定义 | 第36页 |
3.1.2 公园的出现与发展 | 第36-38页 |
3.1.3 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 | 第38-39页 |
3.2 美学与美学观研究 | 第39-46页 |
3.2.1 关于美学本质的讨论 | 第39-41页 |
3.2.2 中西园林美学观对比 | 第41-44页 |
3.2.3 审美感知的过程 | 第44-45页 |
3.2.4 视觉审美与美感的来源 | 第45-46页 |
3.3 我国现代公园设计的美学误区 | 第46-49页 |
3.3.1 忽视自然生态美 | 第46-47页 |
3.3.2 审美单一化 | 第47-49页 |
3.3.3 乡土文化的流失 | 第49页 |
3.4 雨水公园空间设计与审美研究 | 第49-55页 |
3.4.1 雨水公园尺度分析 | 第49-50页 |
3.4.2 交通空间审美分析 | 第50-53页 |
3.4.3 绿地空间利用分析 | 第53-55页 |
3.4.4 水体空间审美分析 | 第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4 Paynes Prairie雨水公园设计研究 | 第58-79页 |
4.1 总体区位概况 | 第58-64页 |
4.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58-59页 |
4.1.2 面临问题与挑战 | 第59-60页 |
4.1.3 水系径流分析 | 第60-63页 |
4.1.4 原地块历史沿革 | 第63-64页 |
4.2 总体设计方案构思 | 第64-69页 |
4.2.1 整体规划概念来源 | 第64页 |
4.2.2 设计基本指导原则 | 第64-65页 |
4.2.3 交通分析 | 第65-67页 |
4.2.4 视线分析 | 第67-69页 |
4.3 公园水系净化系统分析 | 第69-72页 |
4.4 生态环境提升效果 | 第72-73页 |
4.5 雨水公园设计的美学分析 | 第73-77页 |
4.5.1 色彩美学与空间营造 | 第73-74页 |
4.5.2 空间尺度的组合 | 第74-76页 |
4.5.3 公园环境的人文传达 | 第76-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基于视觉审美的雨水公园设计策略 | 第79-85页 |
5.1 生态设计策略归纳 | 第80页 |
5.2 雨水管理策略归纳 | 第80-82页 |
5.3 视觉审美策略归纳 | 第82-83页 |
5.4 人文传达策略归纳 | 第83-85页 |
6 结语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