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电影的审美现代性解读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1页 |
0.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0.3 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0.3.1 管虎电影的研究现状 | 第9页 |
0.3.2 审美现代性与电影 | 第9-11页 |
1 审美现代性理论概述 | 第11-16页 |
1.1 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 历史进程 | 第12-13页 |
1.3 价值取向 | 第13-14页 |
1.4 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 第14-16页 |
2 管虎电影审美现代性的艺术呈现 | 第16-23页 |
2.1 个性化的叙事方式 | 第16-18页 |
2.1.1 叙事时空的封闭性与流动性 | 第16-17页 |
2.1.2 叙事视角的多维性 | 第17-18页 |
2.2 混杂化的影像风格:客观纪实与抽象表现 | 第18-20页 |
2.2.1 平民化的纪实风格 | 第18-19页 |
2.2.2 意识银幕化的抽象表现 | 第19-20页 |
2.3 戏谑化影像语言与严肃问题 | 第20-23页 |
2.3.1 黑色幽默的滑稽形式 | 第20-21页 |
2.3.2 戏谑背后的悲凉情境 | 第21-23页 |
3 管虎电影审美现代性的主题呈现 | 第23-34页 |
3.1 主体意识:对“自我”存在的关注 | 第23-27页 |
3.1.1 主体身份的建构与寻找主题 | 第23-25页 |
3.1.2 个体主体性的崛起与平民意识 | 第25-26页 |
3.1.3 权威形象的献祭与成年仪式 | 第26-27页 |
3.2 生命意识:对“生命意义”的探求 | 第27-30页 |
3.2.1 倡扬原始生命力 | 第28-29页 |
3.2.2 哀叹荒诞命运 | 第29-30页 |
3.3 反思意识:对“工具理性”的反抗 | 第30-34页 |
3.3.1 反功利化的批判诉求 | 第31-32页 |
3.3.2 回归感性治愈异化 | 第32-34页 |
4 管虎电影审美现代性的文化诉求与困境 | 第34-41页 |
4.1 文化诉求:批判与拯救 | 第34-38页 |
4.1.1 直面人性的表达方式 | 第34-35页 |
4.1.2 趋向内敛的批判态度 | 第35-36页 |
4.1.3 残酷背后的拯救结局 | 第36-37页 |
4.1.4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 第37-38页 |
4.2 困境:审美现代性表达不充分 | 第38-41页 |
4.2.1 传统文化的掣肘 | 第38-40页 |
4.2.2 影像风格与内在诉求的冲突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