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油气田开发设计与计算论文--采收率研究论文

井组油水运动规律及油水井合理分层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3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 技术路线第11-13页
第二章 油水运动规律及优势渗流通道的判定方法第13-25页
    2.1 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原因第14-16页
        2.1.1 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地质因素第14-16页
        2.1.2 优势渗流通道形成的动态因素第16页
    2.2 优势渗流通道的表现特征第16-17页
    2.3 判定参数选取原则及结果第17-19页
        2.3.1 参数优选原则第17页
        2.3.2 参数选取结果第17-19页
    2.4 优势渗流通道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第19-25页
        2.4.1 综合评判方法的原理第19-20页
        2.4.2 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第20-25页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预测方法研究第25-48页
    3.1 剩余油快速预测方法的优势第25-26页
        3.1.1 目前数值模拟方法的特点第25-26页
        3.1.2 剩余油快速预测方法的优势第26页
    3.2 注水井分层注水量的劈分第26-28页
        3.2.1 注水井垂向劈分系数的确定第26-28页
        3.2.2 注水井分层注水量计算第28页
    3.3 采油井分层产液量的劈分第28-30页
        3.3.1 平面分配系数的确定第28-29页
        3.3.2 分层产液量的计算第29-30页
    3.4 渗流阻力的计算第30-31页
        3.4.1 注水井点处的渗流阻力第30-31页
        3.4.2 油井点处的渗流阻力第31页
        3.4.3 分层动态指标预测第31页
    3.5 水驱油藏剩余油分析理论模型第31-36页
        3.5.1 单向流饱和度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关系第32-34页
        3.5.2 径向流饱和度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关系第34-35页
        3.5.3 油层三维渗流条件下饱和度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关系第35页
        3.5.4 特殊条件下?函数变化分析第35-36页
    3.6 聚合物驱油藏剩余油预测方法第36-40页
        3.6.1 聚合物驱含油饱和度与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关系第36-37页
        3.6.2 聚合物驱过程中含水率曲线的变化第37页
        3.6.3 聚合物驱参数计算模型第37-40页
    3.7 压力预测模型第40-44页
        3.7.1 两相流到单相流的简化第40-41页
        3.7.2 单相流压力预测数学模型第41页
        3.7.3 定解条件第41-42页
        3.7.4 压力分布的解法第42-44页
    3.8 时间及空间的离散化第44-48页
        3.8.1 时间的离散化第45页
        3.8.2 油层空间及其离散化第45-46页
        3.8.3 计算步骤第46-48页
第四章 分层配产配注方案设计方法第48-61页
    4.1 合理注采比的确定第49-51页
        4.1.1 含水率与累计耗水量及累计油水比的关系第49页
        4.1.2 不同含水条件下年产量与年注水量定量关系研究第49-51页
    4.2 配注方案编制方法第51-55页
        4.2.1 层段性质与水井控制范围第51-53页
        4.2.2 方案的设计与组合第53-54页
        4.2.3 配注水量的计算第54-55页
    4.3 油井配产方法第55-56页
    4.4 层段划分方法第56-57页
    4.5 方案的经济评价与优选第57-61页
        4.5.1 投入产出比第57-59页
        4.5.2 投资回收期第59页
        4.5.3 内部收益率第59-61页
第五章 油水运动规律及油水井分层控制决策系统第61-74页
    5.1 软件运行环境第61-62页
    5.2 软件设计结构第62页
    5.3 软件基本功能第62-74页
        5.3.1 数据准备第63-64页
        5.3.2 剩余油模拟第64-66页
        5.3.3 优势渗流通道判定第66-67页
        5.3.4 方案设计与经济评价第67页
        5.3.5 结果浏览第67-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村小学生科学素养调查及分析--以某县级市部分小学四年级学生为例
下一篇:抚州市小学阳光体育运动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