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心脏表面几何模型的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9-13页 |
1.2.1 心脏虚拟手术 | 第9-10页 |
1.2.2 心脏三维重建技术 | 第10-11页 |
1.2.3 点云数据重建方法 | 第11-13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心脏表面图像数据预处理 | 第16-33页 |
2.1 引言 | 第16页 |
2.2 VHP图像色彩校准 | 第16-17页 |
2.3 图像匹配外置标记点 | 第17-20页 |
2.4 灰度形态学的图像增强 | 第20-25页 |
2.5 心脏表面的图像分割 | 第25-32页 |
2.5.1 图像分割的意义 | 第25页 |
2.5.2 心脏表面的分割处理 | 第25-28页 |
2.5.3 心脏表面的边缘检测 | 第28-31页 |
2.5.4 轮廓平滑处理 | 第31-3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心脏表面三维重建中点云数据处理算法 | 第33-48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心脏表面点云数据的生成算法 | 第33-37页 |
3.2.1 坐标转换 | 第33-36页 |
3.2.2 生成点云数据 | 第36-37页 |
3.3 法矢修正的点云去噪算法 | 第37-45页 |
3.3.1 离散点滤除 | 第38-40页 |
3.3.2 初始法向量估计 | 第40-42页 |
3.3.3 三边滤波的法矢修正 | 第42-44页 |
3.3.4 三边平滑采样 | 第44-45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心脏表面高精度三维重建算法研究 | 第48-64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泊松方程的解法 | 第48-51页 |
4.2.1 直接求解法 | 第49页 |
4.2.2 迭代式求解法 | 第49-50页 |
4.2.3 多重网格求解法 | 第50-51页 |
4.3 泊松算法心脏表面三维重建 | 第51-55页 |
4.3.1 泊松方程表面重建概述 | 第52-53页 |
4.3.2 泊松思想求解 | 第53-55页 |
4.4 改进泊松算法的心脏表面三维重建 | 第55-61页 |
4.4.1 等值面提取优化 | 第55-58页 |
4.4.2 引入插值约束 | 第58-59页 |
4.4.3 尺度无关屏蔽 | 第59-61页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1-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64-77页 |
5.1 原型系统的开发流程 | 第64-65页 |
5.2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5-67页 |
5.2.1 实验环境配置 | 第66页 |
5.2.2 使用的主要开放工具库 | 第66-67页 |
5.3 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7-76页 |
5.3.1 心脏表面目标信息提取 | 第67-70页 |
5.3.2 心脏表面获取点云数据 | 第70-71页 |
5.3.3 法矢修正的平滑去噪 | 第71-73页 |
5.3.4 心脏表面三维重建 | 第73-74页 |
5.3.5 心脏表面三维重建高精度实现 | 第74-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7-80页 |
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第77-78页 |
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78页 |
3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个人简历 | 第8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