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族工作论文

少数民族贫困母亲帮扶政策优化研究--基于老牛基金会兴安盟帮扶项目的田野调查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一、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2.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研究区域与对象第12-13页
        1.3.1 调研区域第12页
        1.3.2 调研对象第12-13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第13-14页
二、文献回顾第14-20页
    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2.1.1 贫困妇女研究第14-15页
        2.1.2 农村贫困妇女减贫与发展研究第15-16页
    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2.2.1 少数民族贫困妇女研究第16-17页
        2.2.2 农村少数民族贫困妇女帮扶政策研究第17-20页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0-23页
    3.1 概念界定第20页
        3.1.1 少数民族贫困母亲第20页
        3.1.2 幸福工程——贫困母亲救助第20页
    3.2 理论基础第20-23页
        3.2.1 社会性别第20-21页
        3.2.2 社会组织扶贫第21-22页
        3.2.3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第22-23页
四、兴安盟贫困母亲帮扶项目实施过程及其效果第23-38页
    4.1 兴安盟贫困母亲帮扶政策与项目第23-28页
        4.1.1 政府主导模式第23-26页
        4.1.2 企业主导模式第26-27页
        4.1.3 政府与社会组织相结合模式第27-28页
    4.2 老牛基金会兴安盟帮扶贫困母亲项目实施过程第28-32页
        4.2.1 老牛基金会贫困母亲救助项目概况第28页
        4.2.2 老牛基金会贫困母亲救助具体实施状况第28-31页
        4.2.3 老牛基金会贫困母亲救助项目变迁第31-32页
    4.3 老牛基金会贫困母亲帮扶项目帮扶效果第32-38页
        4.3.1 受助贫困母亲的主观评价第33-35页
        4.3.2 老牛基金会对帮扶项目实施效果的评价第35页
        4.3.3 政府相关部门对项目效果的评价第35-38页
五、老牛基金会贫困母亲帮扶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及原因第38-47页
    5.1 帮扶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第38-41页
        5.1.1 帮扶项目的问题第38-39页
        5.1.2 受助母亲自身的问题第39-40页
        5.1.3 老牛基金会存在的问题第40-41页
        5.1.4 各级政府存在的问题第41页
    5.2 帮扶项目实施中各类问题的原因第41-47页
        5.2.1 贫困母亲方面的原因第41-43页
        5.2.2 社会组织方面的原因第43-45页
        5.2.3 相关政府部门方面的原因第45-47页
六、少数民族贫困母亲帮扶政策的优化路径第47-52页
    6.1 优化少数民族妇女发展政策第47-49页
        6.1.1 将社会性别纳入到社会政策第47-48页
        6.1.2 妇女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第48页
        6.1.3 完善妇女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第48-49页
    6.2 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发展第49-51页
        6.2.1 完善社会扶贫组织相关法律制度第49页
        6.2.2 政府要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第49-50页
        6.2.3 协助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第50-51页
    6.3 激发贫困母亲内生动力第51-52页
七、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的伦理精神气质
下一篇:玛莎·努斯鲍姆“好生活”伦理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