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土、砖、石、竹、木结构论文--竹、木结构论文--木结构论文

岭南广府传统大木构架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s第7-26页
第一章 绪论第26-48页
    1.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第26-29页
        1.1.1 中国南方古建筑营造体系研究的子课题第26-27页
        1.1.2 《岭南古建筑技术及其源流研究》的子课题第27-28页
        1.1.3 岭南传统建筑大木营造技艺的保护性研究第28-29页
        1.1.4 传统建筑保护与仿古建筑设计的理论依据第29页
    1.2 本论文的研究现状第29-42页
        1.2.1 关于传统大木构架的研究第29-35页
        1.2.2 关于岭南地域建筑的研究第35-39页
        1.2.3 关于岭南传统大木构架的研究第39-42页
    1.3 研究目标第42页
    1.4 研究范畴第42-45页
        1.4.1 研究对象第42-43页
        1.4.2 空间范畴第43-44页
        1.4.3 时间范畴第44-45页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45-47页
        1.5.1 类型学第45-46页
        1.5.2 田野调查法第46页
        1.5.3 对比研究第46-47页
        1.5.4 历史分析法第47页
    1.6 研究路线第47-48页
第二章 广府传统建筑文化背景第48-76页
    2.1 岭南的地理概念与民系第48-55页
        2.1.1 岭南的地理概念第48-50页
        2.1.2 岭南民系第50-53页
        2.1.3 广府民系第53-55页
    2.2 广府及广府文化第55-62页
        2.2.1 广府的范畴第55-61页
        2.2.2 广府的自然地理条件第61页
        2.2.3 广府文化特征第61-62页
    2.3 广府建筑文化特征第62-63页
    2.4 广府建筑发展脉络第63-74页
        2.4.1 史前文明第64-65页
        2.4.2 秦汉魏晋时期第65-69页
        2.4.3 隋唐宋元时期第69-73页
        2.4.4 明清时期第73-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三章 广府传统大木构架类型与分布第76-118页
    3.1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体系第76-80页
        3.1.1 中国古建筑木构架类型第77-78页
        3.1.2 大木构架的建构方式第78页
        3.1.3 广府传统大木构架的建构方式第78-80页
    3.2 殿堂与厅堂第80-89页
        3.2.1 殿堂式与厅堂式第81-83页
        3.2.2 大木大式与大木小式第83-84页
        3.2.3 殿堂建筑与厅堂建筑第84-85页
        3.2.4 广府殿堂与厅堂建筑第85-89页
    3.3 广府殿堂构架分布与类型第89-103页
        3.3.1 广府殿堂建筑类型第91-92页
        3.3.2 广府殿堂构架类型及分布第92-103页
    3.4 广府厅堂构架分布与类型第103-116页
        3.4.1 广府厅堂建筑类型第103-107页
        3.4.2 广府厅堂构架类型及分布第107-116页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第四章 广府殿堂大木构架分析第118-180页
    4.1 广府殿堂平面形制第119-127页
    4.2 广府殿堂构架特征第127-139页
        4.2.1 广府殿堂构架特征第128-134页
        4.2.2 广府殿堂构架形式第134-139页
    4.3 广府殿堂营造规律第139-155页
        4.3.1 广府殿堂平面用尺第139-142页
        4.3.2 广府殿堂阔深比第142-145页
        4.3.3 广府殿堂心间与次间面阔比第145-147页
        4.3.4 广府殿堂心间阔深比第147-149页
        4.3.5 广府殿堂建筑举高第149-151页
        4.3.6 广府殿堂斗栱分布第151-155页
    4.4 广府殿堂案例分析第155-178页
        4.4.1 肇庆梅庵大雄宝殿第155-163页
        4.4.2 广州五仙观后殿第163-172页
        4.4.3 广州番禺学宫大成殿第172-178页
    本章小结第178-180页
第五章 广府厅堂大木构架分析第180-229页
    5.1 广府厅堂平面形制第180-185页
    5.2 广府厅堂构架特征第185-192页
    5.3 广府厅堂营造规律第192-214页
        5.3.1 广府厅堂阔深比第192-196页
        5.3.2 广府厅堂心间与次间面阔比第196-201页
        5.3.3 广府厅堂心间阔深比第201-205页
        5.3.4 广府厅堂构架尺寸第205-208页
        5.3.5 广府厅堂举高比第208-212页
        5.3.6 广府厅堂柱式第212-214页
    5.4 广府厅堂案例分析第214-227页
        5.4.1 广州番禺善世堂第214-222页
        5.4.2 三水胥江祖庙武当行宫正殿第222-227页
    本章小结第227-229页
第六章 广府传统大木构件特征分析第229-264页
    6.1 驼峰第229-243页
        6.1.1 广府殿堂建筑驼峰形制第230-235页
        6.1.2 广府厅堂建筑驼峰形制第235-243页
    6.2 水束第243-254页
        6.2.1 广府殿堂建筑水束形制第244-247页
        6.2.2 广府厅堂建筑水束形制第247-254页
    6.3 出檐第254-263页
        6.3.1 广府殿堂建筑出檐第254-259页
        6.3.2 广府厅堂建筑出檐第259-263页
    本章小结第263-264页
结论第264-268页
参考文献第268-275页
附录第275-304页
    1. 广府殿堂建筑案例第275-289页
    2. 广府厅堂建筑案例第289-30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304-306页
致谢第306-308页
附件第308页

论文共3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混杂系统的中央空调冷冻水泵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健康的广东地区中小学校教室顶部自然采光设计研究